众力资讯网

降糖药怎么选?3个“冠军药”,降糖还能护心肾,告诉你适用人群

61岁的张姨在小区义诊中查出血糖偏高,医生建议她去医院复查,吃药控制。张姨的老伴儿也有糖尿病,她自认为对这病已经很熟悉了

61岁的张姨在小区义诊中查出血糖偏高,医生建议她去医院复查,吃药控制。张姨的老伴儿也有糖尿病,她自认为对这病已经很熟悉了,去医院嫌麻烦,就把老伴儿吃的降糖药直接拿来吃了。可谁知,吃了一个多月,血糖没降多少,还把胃给吃坏了。

张姨心生疑惑:为什么老伴儿吃的好好的,自己吃了就不行呢?

一、选择降糖药,要重点考虑这几点因素!

张姨的经历应该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过,尤其是病程长的糖友,久病成医,总觉得自己已经对这病足够了解,就自行换药、开药,殊不知降糖药的选择最强调个体化原则,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再次提醒糖友,选择降糖药,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血糖升高的类型:是胰岛素不足还是抵抗?

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也就是胰岛素抵抗;二是胰岛功能衰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若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如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者),首选能改善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若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如消瘦、病程长的患者),可能需要补充胰岛素或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

2. 合并疾病:护心肾是关键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肾病,而且病程越长,风险越高。所以,病程长的糖友在选择降糖药时,必须考虑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如合并冠心病、心衰、蛋白尿、肾病的患者,优先选择护心护肾的降糖药(如达格列净。另外,用药也要考虑耐受性,比如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避开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普通片)。

3. 身体耐受性:老年人更需安全第一

任何患者在选择任何药物时,首先都要考虑禁忌人群,毕竟用药安全性最重要,如严重尿路感染者禁用达格列净等。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谨慎,要避免用容易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格列本脲),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可能发生心梗、脑梗。另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必要时需换药,如严重肾衰者禁用二甲双胍。

4. 用药便利性:能否长期坚持?

对于慢性病用药,用药便利性和依从性,也是患者在选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降糖药的服用频率、是否需随餐吃,直接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比如记性差的老年人,就适合每天1次的长效药;经常出差的人容易忘记,要避免需要严格随餐服用的药物,如阿卡波糖。

二、医生推荐的3个“冠军药”,看看你适不适合?

现如今,市面上的降糖药有很多种,而每个糖友所适合的药物也不同,不过要说哪种降糖药更好,只能说各有千秋,尤其是以下3种药,都算是医生眼中的“明星药物”。

1. 二甲双胍:一线首选降糖药

作为糖尿病的“一线首选药”,二甲双胍素有降糖“神药”之称,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至今仍是首选用药,它既能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又能提高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糖效果显著,也不易引发低血糖。此外,用药还有减轻体重、调节血脂等额外获益。除了胃肠道反应外,整体安全性较高,关键它的价格便宜,大多糖友都可接受。

适用人群: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超重或肥胖者,可作为首选,糖尿病前期人群,遵医嘱服用,也可有效延缓进展为糖尿病;单药治疗不佳时,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协同作用,可有效增强控糖效果。

注意: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是常见副作用,建议从小剂量(500mg /天)开始,随餐服用;注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止服用。

2. 达格列净:降糖又能护心肾

作为“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的代表药,达格列净开创了“降糖 + 护心 + 保肾”的新模式,它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让多余糖分从尿液排出,不仅降糖效果好,还能改善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下降,保护心脏,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心衰住院风险。

适用人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的患者,可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阳性患者,可帮助保护肾功能;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辅助减重。

注意:可能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如尿道炎等),需注意多喝水、保持卫生;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慎用。

3. 司美格鲁肽:降糖减重两不误

司美格鲁肽算是近年来的“明星药”了,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它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实现控糖,降糖效果显著且长效,只需每周注射一次。而且,该药成功跨界,不仅是降糖药,也获批用于减肥适应症,减重效果同样让人惊喜。不仅如此,司美格鲁肽也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有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适用人群: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合同时需要减重的人群;用其他降糖药效果不佳,联用司美格鲁肽可增强效果;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兼顾控糖与护心。

注意: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多发生在用药初期,随用药时间减轻,需从小剂量开始;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