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十大军工集团。
这些由国务院出资并直接管理的军工集团,承担着国家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职能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从事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经营活动。
从国家部委到军工巨头的演变中国十大军工集团的前身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个重要国家部委——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曾称为五机部、七机部等)。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转变政府职能,这些部门被改为公司。
1999年7月1日,为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国家在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组建了十个军工集团公司。
这一改革成功地扭转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局面。
1998年,国防科技工业是全国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到2002年,全行业便实现了持平并略有盈余,扭转了连续八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
十大军工集团的核心力量1. 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核威慑的基石作为中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不仅是"两弹一艇"的缔造者,更是现代核战略威慑体系的基石。该集团承担着东风-5B洲际导弹核战斗部、09IV型战略核潜艇反应堆等战略装备的研制任务,并拥有全球领先的核燃料循环技术。
在民用领域,中核集团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已在全球41台机组中应用,展示了强大的军民融合能力。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工程的主力军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工程的主导力量,实现了"东风浩荡、巨浪腾空、长征筑梯、天和驻空、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北斗指路、高分遥瞰"等一系列重大成就。
该集团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
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导弹防御的先锋如果说航天科技是"战略长剑",那航天科工就是"战术之盾"——专精于防空、反导、反舰与信息化作战。该集团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
其核心装备包括红旗-9、红旗-17AE近程防空系统、鹰击-18反舰导弹以及"翼龙""旋戈"系列无人机作战体系。
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空中力量的建设者航空工业集团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的"国家队",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机载系统、试验飞机、销售飞机都跟它有关。
从歼-5到歼-20,从运-8到运-20,航空工业集团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总设计师"。其核心装备包括歼-20、歼-35隐身战机,运-20"鲲鹏"战略运输机,以及直-20通用直升机和直-10武装直升机。
5.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攻克"心脏病"的专攻手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长期是中国航空装备的"卡脖子"环节。2016年,中国航发应运而生,专攻"中国心"。
目前能自行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5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中国航发的主要战略装备包括为歼-20提供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涡扇-15,为运-20"鲲鹏"换"中国心"的涡扇-20,以及作为直-20"心脏"的涡轴-16。
6. 中国船舶集团:海军装备的总装厂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的中国船舶集团,是我国海军装备的"总装厂",承担航母、核潜艇等主战装备的建造任务。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从055大驱到核潜艇,中国船舶集团是中国海军"下饺子"的幕后功臣。其自主设计的福建舰航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标志着我国舰船工业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陆军装备的龙头作为中国陆军装备的"总装厂",兵器工业集团的历史可追溯至1931年红军官田兵工厂,堪称"红色兵工"的活化石。
该集团在坦克装甲车辆、远程火箭炮、智能弹药等领域优势显著。其战略装备包括99A主战坦克、红箭-10反坦克导弹、PLZ-05自行榴弹炮和03式远程火箭炮。
8.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轻武器与军民融合的典范兵器装备集团以"军民融合"见长。如果说兵器工业是"重甲军团",那兵器装备集团就是"轻步兵+高科技"的结合体。
其核心装备包括95式自动步枪、CS/LR4高精度狙击枪、"猛士"系列高机动越野车及武器站,以及激光压制系统等光电对抗装备。
在民用领域,其长安汽车、江铃汽车、建设摩托等民品业务形成规模效应,并于浙江震环机床等民营企业建立起军民互通的合作模式
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信息领域的隐形冠军中国电科是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唯一的军工央企,也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各军兵种全方位提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军工集团。
该集团在雷达、量子通信、芯片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其研制的预警机雷达、太赫兹成像系统助力我军信息化作战,同时为北斗、探月工程提供核心元器件。
1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网络安全的国家队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IT企业,中国电子聚焦网络安全与自主可控,打造"PK体系"(飞腾CPU+麒麟OS)替代国外技术,并建成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为国防和金融等领域提供安全底座。
各大军工集团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大力推进民用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03年十个军工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比1999年增长88.2%、95.8%和95.6%。
如今,北斗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用户;"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走向世界;长安汽车年销量超2500万辆……这些民用产品和技术背后,都有军工集团的身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