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套现阿里还能不能投?阿里集团为什么不再拆分?阿里电商还有没有增长空间?如果全网有人还在敢骂马云的话,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这个人他到底懂不懂商业。
开篇之前先问两个问题,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选择分?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统一大发展?
当大环境好的时候,我当然不想分拆,每一家要分拆的企业都是迫不得已的企业。看一看海外的这么多巨头,有哪个要去分拆成每一个小公司再独立上市。就拿Facebook来说,旗下有instagram、Whatsapp它分拆了哪一个独立上市?如果你把Whatsapp独立拎出来上市,它也是分分钟几百亿上千亿美金的市值,那为什么不呢?Google、Microsoft等等,就不逐一举例。

网上总有些自媒体,说不分拆是一个不好的情况,那倒是说一说国外为什么不这么做,而不是为了所谓证明而证明的在bullshit。完全可以随意搜一下漂亮的ZF,是不是一直要求各大互联网巨头进行分拆业务。
这里面至于分拆跟不分拆,独立发展、统一大发展,它有什么样的优势跟劣势?
说回阿里巴巴商这个板块以及接下来电商板块国际化会怎么走?出海会怎么出?再回在整个电商板块之前,先跟你们说一下双十一的战绩,为什么不公布?
网络上总有一些不懂装懂的投资者,最搞笑的一个点,就是任何企业的任何业务,你必须得长此以往的保持100%的增长,只要它发展到瓶颈,不再增长的这个业务,就算是已经死掉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初双十一推出的目的是什么?当初目的是让那些没有参与过电商以及整个社会一起参与电商,实现线上电子购物化。你可以理解为给某个电商平台进行拉新用户以及激活复购用户。同时让那些有大量库存的工厂有个机会可以把尾货进行一次倾销,实现商家、消费者、平台三方都获利。我也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双十一作为国内电商核定的是否好坏的标准。
我可以透露一个关键数据,未来我们的电商板块当发展了海外业务的时候,电商板块还会有5倍甚至10倍之上的总GMV的涨幅。电商这个赛道不会有问题,只会越来越好。

然而阿里集团所在的问题在于阿里他的战略失误,要执掌某宝及执掌阿里人必须是一个狼,而不是一个穿着西装的羊。
电商这个业务本身就是如果你的创始人不够流氓,你根本不要想把电商这个业务给做起来。所以问题在于掌舵的人,他不够接地气,不够野路子。最后阿里不得不再出来一个闲鱼,把主要的好的业务放在闲鱼里面,可是闲鱼的二手电商这个词,仿佛又没办法顶起当年某宝的神威。
回想下PDD,路子够不够野,不用多说,国外版的PDD,Tume够不够野,这业绩的增长无不让全球任意一家电商公司眼红,要知道电商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同行业的电商平台,是线下销售竞争,本质是效率的竞争,是New money与Old money的竞争。
某宝看似是电商平台,实际上后续把它定位为一个前端货流获客的广告电商平台,导致大量小商家涌入PDD,他为什么这么在乎流量呢?核心点在于免费的流量有限,它希望电商商家通过广告竞价进行采购流量,这导致了某宝看似是一个电商平台,实质是一个流量分发平台。
所以互联网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当中,每每出现一个流量社交平台的时候,都会威胁到某宝,会看到阿里集团整个上下对流量的焦虑以及渴望。

今天某宝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还想作为一个流量分发平台,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
举个例子,今天某宝,当我花十块钱买进来一个流量,我不可能把十块钱的流量分发给九块九的卖家,所以需要大量便宜的流量,先且不管精准不精准,作为消费者你就总能看到,各种有流量的社交平台,包括音乐平台等等,一打开就算直接跳进到各个电商平台,尤其是某宝和某东,这就会导致流量的成本只会水涨船高,除非有不断的新口子新平台出来。
任何早期的新口子平台的流量,都非常便宜,但是最后它还是趋于市场价。所以这个商业模式天生的缺陷在于社交媒体的流量,通过内容免费获得,但是某宝的流量仍需要通过外采付费获得。
某宝作为一个流量分发平台,它的成本一直在水涨船高,但是它的售价都不可能卖的太贵。卖家它的底价在那里,这就会导致商家之间恶性竞争最后都难赚钱,很难形成一个正态分布,所以某宝根本不该定位为流量分发平台,因为流量是要成本的,而社交媒体定位为流量分发,因为它的流量不需要成本。
那某宝应该学谁的战略呢?完全可以学海外的独立站,不要忘了大多数的中小某宝卖家,他都是挂了一个外链到其他的社交媒体上进行获得推广。你去思考一下某宝最巅峰的那几年,是在微博平台盛行的那几年,大量的微博网红通过在微博公开预告自己的预售服装体系,然后导流到某宝,所以某宝那几年的双十一电商的GMV节节攀升,核心点在于外部的流量采购以及外部的流量灌输,都是由这一大批中小商户进行外链的宣传推广而导进来。
当初天猫太子蒋凡无心插柳柳成阴,解决了某宝长此以往的战略痛点,但是他们却没有把这一个核心点给抓住,这就是非常可惜的一个点,最后变成了他们觉得战略核心点在于要扶持某一些网红,其实大错特错。
刚采用这种大量的某宝商户在外平台截取流量,导流到某宝平台进行最后的成交的时候,你会发现某宝的非常多的流量可以灌给9.9元、19.9元的商家,而且都会赚钱,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循环。
还有一个小Tips,就是一定要让用户能够在外平台直接进行以网页形式独立站形式的直接下单购买。为什么他最后还是会去装某宝APP因为你可以把所有付费完的用户购买过的用户物流信息必须在APP端才能够显示。
那这样子在外站进行购物的方式,在法律上他还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相信这一点,不用我一个门外汉多说,某宝阿里集团的整个法务团队都会比我更加的清楚,他到底适不适合闲鱼今天想做的事。
最后我想为马云证一个名马云对中国的零售行业、电商行业只有利,只有推进,只有帮助,只有发展,没有任何的害处。至于那些线下下门店,商家这些生意不好做怪罪于电商。我想跟你们说,你们真的是穷的活,该在你们线下商户来说,就是如果一件商品,我进货价10块,我能够卖1000块割韭菜,我就没有必要卖19.9元。
要知道利用信息差,利用这一些,完全不对等的商业模式去发展,整个社会是不会有进步,要的就是信息透明、价格透明、供应链透明,最后大家去比评谁的性价比更好,谁的质量更好,谁的品牌更好。
当马云不愿意再出来社会上给大家讲心灵鸡汤跟创业鸡汤的话,我觉得这是我们本土社会的一大损失。不信的话,你看一看社会有多少的初创企业者,平民百姓创业是听他的鸡汤而过来的。
海外初创企业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都得益于整个硅谷文化,他们是倾向于分享领导的文化。然而只有那些素质低下,没读过什么书,心胸狭隘的人,才会觉得任何的事情,都要闷声发大财,不跟社会一起分享,让社会一起进步。
他的眼界里面只有隔壁的二狗要跟他竞争,他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跟他再竞争的。所以你要问我支持谁,我支持马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