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都不要?这帮学生代表图啥啊?
最近福耀科技大学(现在叫福耀科技大学)搞了个开学典礼,火出圈的除了曹德旺本人,还有一群“放弃985选择福耀”的学生代表。好家伙,这选择在家长圈里简直是个“深水炸弹”,直接把很多人整不会了。
我扒了扒这些学生的发言和网友爆料,总结出几个扎心原因,你们看对不对:
985饼画得再大,不如真金白银砸脸上。福耀给新生奖学金最高能到税后5万/年,四年下来就是20万。学费全免,住宿费也省了,等于白嫖一个大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诱惑太大了。985是好,但很多专业读完出来,起薪可能都追不上这四年省下的钱。有学生直接说:“我选福耀,我爸妈能多活十年。”(懂的都懂)
现在985的“天坑专业”传说还少吗?生化环材,听起来高大上,读出来找工作可能直接傻眼。福耀的专业设置简直是在对制造业“精准投喂”:材料科学、精密仪器、自动化…全是曹德旺自家玻璃王国和上下游产业链急需的。人家直接承诺:“你们好好学,毕业工作我来管。”这相当于入学直接拿到名企“优先入场券”,还是VIP直通卡。对比985毕业可能面临的秋招血战、简历石沉大海,这种“包分配”的安全感,太香了。
这批Z世代大学生,精得很。他们早就看透了:有些名校光环是给别人看的,实实在在的本事和收入才是自己的。福耀的模式是“企-校”一体化,实验室和工厂就在身边,教授和工程师可能是一个人。目标就是冲着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去的,学的玩意儿出了门就能用。有学生原话差不多是:“我不想听教授讲一辈子论文,我想快点学会怎么造东西。”这非常符合当下“轻学历、重技能”的务实风气。
投资界有句话叫“投资就是投人”。这批学生某种意义上是在“投资”曹德旺这个人。赌他的声望、资源、决心和100亿的真金白银,能把福耀科大快速打造成“新型应用型大学”的标杆。作为第一届学生,如果赌赢了,他们就是元老校友,未来的资源和人脉不可限量。这种“开荒”的刺激感和机遇,是去一个成熟的985当“小透明”完全比不了的。
所以,别看网上吵翻天,说他们“短视”或“勇敢”。其实这帮年轻人的选择非常理性,堪称“人间清醒”。
他们精准计算了“投入产出比”,用985的文凭,去置换【金钱保障+就业保障+实用技能+一个可能性的未来】。
这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年轻人对传统高等教育“性价比”的重新审视和对“学以致用”的极致追求。当985的光环不再能直接兑换美好生活时,这种“下沉式突围”反而成了一种高级策略。
这瓜吃得,表面是教育选择,内核是现实社会的生存哲学啊。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波选择,是亏是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