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浙江省这项民生工程即将开工!工程投资133亿元,惠及人口超800万

根据浙江水利厅发布的资讯可知,浙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水资源总量为95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360亿立方米

根据浙江水利厅发布的资讯可知,浙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水资源总量为95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36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76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所以说,被称为“水乡”的浙江,其实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尤其是浙中地区。

浙中地区也是作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涵盖金华、义乌、东阳等重要城市,是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区域。然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 “先天短板”,正逐渐成为制约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浙江省早多年前便谋划了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经过多年的筹备,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

据悉,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水利气象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水利部“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也是推进实施的重大水网工程。据悉,项目于2018年正式提出规划;之后于2023年3月金华市政府启动前期工作,4月发布招标公告推进可行性研究,5月完成勘察咨询招标进入实质性设计阶段。进入2025年之后,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明显加快:

1-2月完成工程布置技术研讨、项目法人组建及移民实物调查大纲编制;3月组建浙江浙中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4月通过可研报告省级初审,同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5月浙江省政府发布禁建通告,启动占地范围内实物调查;7月启动前期关键问题咨询服务招标;8月自然资源部批准用地预审,水利部水规总院完成可研报告审查,提出优化取水可靠性、线路设计等建议;9月1日召开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审查会,要求加快修改完善,8日可研报告审查会进一步明确修改方向。

浙中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称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浙江省“浙江水网”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属于“三纵八横十枢”总体格局中的“一纵”,旨在优化浙中地区水资源分布,保障城乡生活、工业用水及生态需求。工程横跨衢州、金华两市,覆盖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及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义乌市、兰溪市、永康市等10个县(市、区),惠及人口超800万。

工程以衢州市黄坛口水库为水源地,通过“隧洞+管道”组合输水,线路总长约189.5公里,包含干线143.6公里及巨化、空港等5条支线45.7公里,沿线设置11个分水口和婺城、义乌、永康3座加压泵站。设计水平年2050年引水量5.19亿立方米,其中衢州市供水3.75亿立方米,金华市供水1.44亿立方米,可满足两地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同时为龙游、兰溪等区域提供生态补水。

工程总投资约133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口、超长输水隧洞(如九峰至柏峰段72.3公里隧洞)、智能化调度系统等,施工总工期54个月。作为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重点项目,其建成后将破解金义都市区资源性缺水困境,改善衢江、金华江等河网水质,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审查,计划2025年启动施工准备,预计2030年前建成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