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对比了东西湖,新洲、江夏和黄陂四个地方2035总规上,关于城区发展方向和允许建设区域面积的情况,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总的来说,未来10年里,东西湖城市面积不会再扩大了,他们将努力融入汉口,让东西湖的城市面貌追上市区水平。而黄陂主要任务是建设临空经济区,城市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再造一个新黄陂),江夏是发展纸坊新城,带动旁边的五里界和郑店城市化,至于新洲,双柳航天产业基地是重点发展区域
各区的定位

各区的发展方向
东西湖和江夏,发展方向是和主城融合,新洲是县城和双柳双核发展,黄陂则是重点建设以天河枢纽为中心的新城
✅ 东西湖区:融合主城,建成区的发展目标是完全与汉口主城区融合,成为武汉都市功能核心区的一部分
✅ 江夏区:建成区将主要沿文化大道、江夏大道、金龙大街等主要交通轴线布局,与洪山区、东湖高新区形成功能互补和空间连绵
✅ 新洲区:规划明确“双核驱动”战略,即航天新城(双柳) 和邾城,这两个板块是未来建成区扩张的主战场,新洲的建成区发展与主城联系相对较弱
✅ 黄陂区:未来的城市建成区将不再是前川老城的单中心模式,而是形成一个以天河机场为核、辐射周边的现代化、国际化空港都市区
城市面积
❇️ ❇️
✅ 东西湖:未来10年里,基本不会增加建设用地了。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湖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2035总规对其要求是以存量用地再开发为主,严格限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东西湖,是郊区中发展最成熟的地方,城市建设已经处于“完成时”,未来主要以提质增效为主,城市面貌将努力追上汉口
❇️ ❇️✅ 江夏区:南向拓展:规划明确支持江夏区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重点发展纸坊新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郑店产业新城等片区。这意味着在这些方向,建成区将有明显的增量()总结:江夏北部和市区连接的地方已经基本开发完了,未来将往南边农业区域拓展
❇️ ❇️
✅ 黄陂区:黄陂区2035总规的核心就是 “临空” 。规划中最大规模的建成区增量来自于天河航空城、武汉空港国际商务新城等板块。
总结:黄陂是武汉北部未来建成区面积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其增长动能直接来自于国家级交通枢纽——天河机场的能级提升。
❇️ ❇️✅ 新洲区:由于拥有长江岸线资源和大量可供开发的产业用地,新洲被赋予了武汉未来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的“战略储备空间”角色,其建成区的扩张具有跳跃性、规模大的特点。总结:新洲的建成区发展是以重大战略项目和枢纽为核心的组团式扩张,是武汉向东拓展、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功能的关键承载地。
综合对比发展模式:东西湖是 “优化型” ,江夏是 “融合拓展型” ,黄陂和新洲是 “战略增长型”(各个城区发展程度一目了然 ,东西湖已经过了增长型,将进入优化,黄陂和新洲,还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化)
增长动能:东西湖靠产业升级,江夏靠光谷辐射,黄陂靠空港枢纽,新洲靠航天与航运。
与主城关系:东西湖和江夏正在与主城高度融合;黄陂和新洲则与主城形成 “主城-副城” 的互动关系。
目前来看,黄陂和新洲的城市化是不如东西湖和江夏的,但如果一切顺利,2035年黄陂的临空经济区发展不错的话,黄陂其实是可以追上东西湖和江夏的
不要杠,咱说的是城市面貌,居民收入方面,武汉市各个区都是差不多的,看马路上开的车就知道了。
光谷人虽然平均收入5000,比黄陂4000要多,但光谷人平均房贷都是100万以上,这比黄陂人的负担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