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春雨贵如油,夏雨要适度”,可今年河南的雨好像没按“剧本”来,一场接一场下得没完没了,连个痛快的晴天都少见。
小区里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五颜六色的像彩旗,却没几件是真正干的;菜市场阿姨买菜都得拎着两大袋,一袋菜,一袋换的干鞋;
连上班路上,大家见面第一句都从“吃了吗”变成“今天又下雨啊”。明明是该晒玉米、晾花生的季节,结果粮食晒不干,衣服晾着还发臭,你是不是也对着阳台堆成山的湿衣服,忍不住叹口气?
这段时间河南人被雨“拿捏”得死死的,各种哭笑不得的事儿天天上演。
楼下王姐上周洗了三件外套,晾在阳台三天,摸着手感还潮乎乎的,凑近一闻,居然有点馊味,她气得跟我吐槽“这哪是晾衣服,简直是养细菌!”;
我同事小李更绝,每天包里塞两件T恤,说“昨天穿的没干,今天换着穿,生怕身上有味儿让人笑话”,
结果前天中午出了半小时太阳,他跟抢宝贝似的,把衣服挂在公司窗台上,下班收的时候还特意闻了闻,笑着说“终于有股太阳味儿了,不容易!”。
各地的雨还被河南人玩出了“花样”,南阳朋友发朋友圈说“咱这雨下得洋气,不是普通雨,是天然保湿喷雾,出门不用涂爽肤水”;
还有人在街上碰到熟人,对方身上有点潮味,俩人非但不嫌弃,还会相视一笑“都是没干衣服穿的难兄难弟”。
最逗的是我妈,前几天翻出家里的烘干机,本来是买来应急的,现在天天满负荷运转,连我爸的鞋垫都塞进去烘,我妈说“再不下晴天,烘干机都要累罢工了!”。
不过昨天下午总算放晴了会儿,你猜小区里有多热闹?
一楼张叔搬着梯子,把家里的被子全搭在院墙上;二楼阿姨连腌菜的坛子都搬出来晒;还有小朋友拿着水枪,在楼下追着跑,边跑边喊“晴天啦!不用穿雨鞋啦!”。
大家忙得像过年囤货,生怕这晴天转瞬即逝,我也赶紧把攒了一周的衣服抱出去,看着阳光洒在衣服上,心里都亮堂了不少——原来只是一个短暂的晴天,就能让河南人开心这么久。
其实河南的雨虽然闹心,却也藏着咱河南人的烟火气和乐观劲儿。
没干的衣服,咱用烘干机救;晒不干的玉米,咱分批阴干;就连身上那点潮味,都能变成朋友间调侃的话题。
不像烟雨江南的雨带着诗意,河南的雨更像个“愣头青”,下得直接又执拗,却也让大家在湿哒哒的日子里,找到了互相搭茬、彼此理解的默契。
毕竟雨总会停,晴天总会来。等真正放晴那天,咱们再把被子晒得暖暖香香,把玉米收得干干净净,到时候再回头想想这段被雨“折腾”的日子,
说不定还会笑着说“那年河南的雨,可把咱练出了‘抗潮’本事!”——这大概就是河南人过日子的劲儿,再麻烦的事儿,也能笑着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