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没想到,从小老师就教咱水桶效应,也就是看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一定看的是最短的那根板子,而最长的那根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但是现在有些电脑硬件大厂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在装糊涂,硬是一直跟我们强调最长的那根板子有多长。比如游戏帧率,他们不讲对我们游戏体验影响最大的Low帧,也就是卡顿的多少,而是反复强调最高帧那一瞬可以达到上千帧,这么引导我们良心不会痛吗?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游戏帧率,众所周知我们看到的动态游戏画面都是由一张张渲染好的图片组成的,而每1秒时间内里面有多少张图片就是这一秒的帧率。随着硬件的不断发展,游戏帧率也从原来的30帧左右看着不会有明显卡顿,发展成了60帧的流畅游戏体验,后来显示器也进一步发展,所以游戏帧率也逐渐提升到了144帧、160帧、甚至是240帧以上,而现阶段最强大的显示器能达到600帧的刷新率,但是实际生活中,专业电竞选手200帧左右就足够了,而我们普通玩家能达到140帧已经可以超出需求了,所谓千帧自然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且所谓的千帧帧率也并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稀奇事情,就像英特尔的在2021年上市的12代中端CPU 12600KF如果搭配4080Super在CS2中MAX帧率也能达到1201帧,但是英特尔也没叫自己的CPU是千帧神U,也没把12600KF当作高端CPU去炒作,毕竟正如你想的这个成绩很大程度上是显卡的功劳,所以其实想要高帧率,不如将预算重心更多地放在显卡上更为理性。
同时这里也要说一下,不仅过高的帧率没有意义,而且就连我们以前常看的平均帧率现在也几乎没有了什么参考价值。原因无它,就是硬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渡过了那个瓶颈期,中等以上的电脑配置,平均帧率都已经在及格线以上了。真正影响游戏体验的参数正是现在都在关注的Low帧参数上,分为1%Low帧和0.1%Low帧,1%Low 帧就是所有帧率中最小的 1%的集合平均值,0.1%就是所有帧率中最小的 0.1%的集合平均值。通俗点说就是看你电脑最卡的时候是什么样,最高帧和平均帧的数据好看你的体验感不一定好,但是如果Low帧数据不好,那你的游戏体验感肯定不好,因为这说明你的电脑偶尔会出现卡顿情况的。
回到我们装机来说,还是要讲一个性价比,尽量要各个硬件均衡配置,不要出现过长板和过短板,比如预算用在了高端CPU上,占用了显卡或者显示器的预算,导致实际配置表现不佳,或者出现花费了成倍的预算,实际游戏效果和一半预算的装机效果一致。像采用14600KF搭配B760M D4只需要1670元左右,而实际使用中性能高不了多少的7800X3D搭配B650M却需要3250元,价格却几近翻倍,多个游戏测试结果中也印证了这一点,DOTA2中7800X3D的平均帧率达到325帧,性能上是溢出的,但是0.1%Low帧却还是略低于14600KF,三角洲行动中就更为明显了,虽然两者平均帧率相近,但是7800X3D优势在600以上的高帧率,而14600KF的优势却是在Low帧上,这个时候如果在高帧和Low帧中选择,相信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毕竟500以上的高帧对我们没有意义,1%Low帧和0.1%Low帧却是实打实的有影响。所以我们在装机前一定要理性分析,多看Low帧这种有效数据,不要被商家噱头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