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福胜寺:一座“被壁画耽误的宋金瑰宝”,一份“解码晋南古建”的静谧攻略

从新绛县城驱车北行15分钟,穿过一片青砖灰瓦的老街巷,一座红墙斑驳的古寺悄然静立——飞檐斗拱间,“福胜寺”三字匾额虽经风

从新绛县城驱车北行15分钟,穿过一片青砖灰瓦的老街巷,一座红墙斑驳的古寺悄然静立——飞檐斗拱间,“福胜寺”三字匾额虽经风雨剥蚀,仍透出沉稳的气度。这里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却藏着中国古建史与绘画史的双重惊喜:宋金遗构的山门、元代壁画的巅峰之作、明代重塑的彩塑,共同织就了一幅“凝固的宋元风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被文保界誉为“晋南古建的活标本”,更因一组元代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近日,记者联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专家、新绛县文旅局文史顾问及资深古建爱好者,从“壁画密码”到“建筑基因”,为您解锁这座“藏在县城里的国宝”。

导语:福胜寺,为何是“被低估的晋南明珠”?

“福胜寺的价值,在于它完整保存了宋金至元明的建筑与艺术序列。”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研究员王建华介绍,福胜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重建,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增建壁画,明洪武、清乾隆两度大修——一座寺院,串联起四个朝代的建筑记忆。更珍贵的是,寺内弥陀殿内保存的元代壁画,面积达130余平方米,题材涵盖佛教故事、世俗生活,技法融合“吴带当风”与“铁线描”,是研究元代宗教艺术与社会风貌的“视觉档案”。

站在寺内古柏下抬头望,弥陀殿的歇山顶在蓝天下舒展,檐角风铃轻响,仿佛在说:“这里的故事,比你看到的更久远。”

第一幕:核心看点——从“建筑活化石”到“壁画博物馆”,读懂福胜寺的“时空叠印”

福胜寺的魅力,在于它“一步一朝代”的沉浸感。记者实测梳理出四大必体验:

看点1:建筑遗存——宋金的“营造法式”样本

福胜寺现存建筑以山门、弥陀殿、后大殿为核心,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弥陀殿(金代遗构):

建筑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保留“减柱造”工艺(减少内柱以扩大空间),是宋金时期小型佛殿的典型代表;

斗拱细节:殿内檐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耍头作蚂蚱头式,保留了金代建筑的雄浑风格;

匾额玄机:殿内悬挂“弥陀殿”木匾,字体浑厚饱满,据考证为金代书法家段成己所书,是研究晋南金代书法的实物。

文保专家特别提醒:“弥陀殿的梁架结构未施彩绘,保留了木材原色,是观察宋金建筑‘素颜’的绝佳案例。”

看点2:元代壁画——“墙壁上的极乐世界”

弥陀殿内壁绘有元代壁画,是福胜寺的“镇寺之宝”。壁画以“西方净土变”为主题,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绘“十六罗汉朝普贤”,罗汉或坐或立,衣纹流畅如“吴带当风”,面部表情生动(有闭目沉思者,有微笑示法者);

中层:主体为“阿弥陀佛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左右观音、势至菩萨侍立,身后天女散花、飞天奏乐,衣袂飘举间满壁风动;

下层:绘“供养人礼佛图”,世俗男女手持供品,服饰纹样清晰可辨(有交领窄袖袍、团花襦裙),是研究元代晋南民间服饰的珍贵资料。

“这些壁画用矿物颜料绘制,历经700余年仍色泽鲜艳。”王建华指着壁画中一处“青绿山水”背景说,“你看这层叠的山峦、潺潺的溪流,技法接近《千里江山图》,却多了几分民间壁画的质朴。”

看点3:彩塑艺术——明代的“慈悲与庄严”

后大殿(大雄宝殿)内保存明代彩塑9尊,虽经后世修补,仍可见工匠功力:

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须弥座,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衣纹垂坠如石,面部圆润慈祥;

胁侍菩萨:两侧菩萨头戴花鬘冠,身披璎珞,体态丰腴,其中一尊左足微抬,似欲踏云而下,动感十足;

护法金刚:两侧金刚怒目圆睁,肌肉虬结,甲胄细节清晰(护心镜、兽面吞头均有刻画),体现了明代“以形写神”的雕塑风格。

看点4:古寺烟火——“活着”的信仰记忆

福胜寺虽为文保单位,却从未与生活割裂:

晨钟暮鼓:寺内保留清代铜钟(重800公斤),每日清晨6点、傍晚5点敲响,钟声回荡老街;

碑刻故事:山门内立有明代《重修福胜寺记》碑,详述寺院修缮历程及捐资人姓名,是研究民间信仰的“活账本”;

古柏传说:寺内两株千年古柏,一株名“将军柏”(传为唐代将领所植),一株名“夫妻柏”(枝桠交缠如恋人相拥),树龄牌显示均超1200年。

第二幕:深度玩法——从“看壁画”到“懂古建”,解锁N种文化沉浸体验

福胜寺的游览,不止于拍照。结合文保专家建议与游客实测,整理三大深度玩法:

玩法1:跟着“壁画导师”学鉴赏,读懂“元代人的精神世界”

景区提供专业壁画讲解(50元/场,可拼团),推荐选择研究晋南壁画的导师,他们会重点解读:

“为什么元代壁画多绘‘净土变’?”(反映战乱后民众对安宁的渴望);

“壁画中的‘供养人’是谁?”(多为当地富户,服饰细节暴露身份);

“矿物颜料如何保存至今?”(讲解青金石、朱砂、赭石的特性,以及寺内防潮、防虫的传统工艺)。

玩法2:“古建微课堂”,动手拆解“宋金营造术”

景区与新绛县文旅局合作,推出“古建小课堂”(免费,需预约):

模型搭建:用木片、榫卯零件复刻弥陀殿“减柱造”梁架,直观感受宋金建筑的“省工巧思”;

斗拱拼图:通过3D打印的斗拱构件,学习“偷心造”“计心造”的区别;

壁画临摹:提供壁画线稿与矿物颜料,游客可亲手临摹一片“飞天飘带”或“莲花纹样”。

玩法3:联动“新绛古城”,一次打卡“晋南文化圈”

福胜寺位于新绛县城,可规划“古寺+古城+名楼”一日线:

上午:福胜寺深度游(建议3小时,重点看弥陀殿壁画、彩塑);

中午:品尝新绛“三楼宴”——传统晋菜,推荐“羊杂割”(配新绛醋)、“锅盔夹肉”(酥脆焦香);

下午:逛新绛老城:

绛州大堂(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州府大堂,明代建筑);

龙兴寺(唐代古刹,内有宋代舍利塔);

新绛县博物馆(陈列唐代青铜器、明代琉璃脊兽)。

第三幕:实用贴士——高效打卡与避坑指南开放信息

时间:全年开放,8:00-17:30(17:00停止入场);

门票:全价票20元(含福胜寺+山门区域),60岁以上老人、学生半价;

讲解:电子导览15元/台,人工讲解50元/场(建议选专业讲解,壁画细节更生动)。

交通指南

自驾:运城→侯平高速→新绛出口(全程约120公里,1.5小时),景区停车场免费;

公共交通:运城北站(高铁站)乘105路公交至“新绛汽车站”(约2小时,票价15元),转乘新绛1路公交至“福胜寺站”(10分钟,2元);

跟团:运城各大旅行社有“晋南古建一日游”(含福胜寺、绛州大堂、龙兴寺,约200元/人)。

吃什么?“古城里的烟火气”

必尝小吃:

“老周碗托”(福胜寺旁老街):荞麦面制成,切条拌醋、蒜泥、辣椒油,5元/碗;

“赵记芝麻糖”(古城南门):手工拉白,脆甜不粘牙,10元/袋;

“新绛油泼面”(寺外农家乐):宽面配豆芽、辣椒面,浇滚油激发香味,人均15元。

特色餐厅:“绛州味道”(古城内)环境古朴,推荐“酱梅肉”(肥而不腻)、“凉拌藕片”(配新绛蜂蜜,清甜解腻)。

避坑提醒

慎购“壁画复制品”:景区外摊贩兜售的“元代壁画印刷品”(标价80-150元)多为普通喷绘,建议在景区文创店购买(30元/幅,带防伪标识);

注意保护文物:壁画区域禁止触摸、拍照(闪光灯会加速颜料氧化),寺内古柏禁止攀爬;

穿着舒适:寺内青石板路略有凹凸,建议穿平底鞋;夏季蚊虫较多,备防蚊液。

结语:福胜寺,是寺,是画,是时光的注脚

从弥陀殿的壁画前退后一步,看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再摸摸古柏粗糙的树皮,感受千年风雨的痕迹——福胜寺的每一寸,都在诉说着“慢下来”的力量。

正如新绛县文旅局文史顾问李建国所说:“福胜寺不惊艳,却让人安心。它像一位老者,把宋元的风、元明的雨,都藏在梁架与壁画里,等你静下心来,慢慢听。”

这个周末,来福胜寺吧!

站在弥陀殿内,数一数壁画里的飞天飘带,

摸一摸明代彩塑的衣纹褶皱,

听一听古柏在风里的低语——

你会懂得,所谓“国宝”,不过是时光写给我们的情书。

(文中图片由新绛县福胜寺文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