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两国元首即将在阿拉斯加上演巅峰对决,乌克兰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特朗普与普京的秘密会谈或将改写东欧格局,而泽连斯基的缺席抗议则掀起国际火药桶,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正急速升温!

美俄关系向来是国际棋局的重头戏,如今特朗普和普京定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一对一会晤,重点讨论乌克兰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案”。
白宫已表示,会谈可能涉及能源或军备控制等双边合作项目,试图缓和紧张局势。安克雷奇的位置相当有意义。
它不仅是冷战时期美苏交流的象征性地标,而且代表着中立缓冲区,暗示双方都希望避免公开对抗。

但乌克兰问题并不是可以简单“包装”的烫手山芋。回想一下,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俄谈判多次破裂,克里米亚和顿巴斯问题仍然是死结。特朗普此前在任期内就爱玩“交易艺术”,并公开质疑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
在这次峰会上,他可能会重蹈覆辙,利用经济杠杆施加压力。国际危机组织(ICG)最新报告指出,大国之间的秘密谈判往往忽视小国的权益。乌克兰的缺席反映了地缘政治的“潜规则”,强国总是喜欢在幕后切利益蛋糕。
白宫表示会谈可能涉及双边合作项目,但专家警告称,这种闭门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就像2014年明斯克协议一样,看似停火实际上暗流涌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不是吃素的,当他听说美国和俄罗斯要“私聊”自己的事情时,他立即斥责道:“在乌克兰缺席的情况下,美国和俄罗斯无权做决定。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的抗议刺痛了乌克兰不是大国之间游戏中的棋子。
泽连斯基的强硬并非空穴来风。自2022年战争以来,乌克兰军队一直依赖西方援助。如果美俄私下达成协议,等于变相承认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为了安抚盟友,特朗普团队迅速行动:他和副总统万斯将于8月13日与泽连斯基和欧盟领导人(包括冯德莱恩)举行线上协调会,德国将带头试图统一立场。这次“灭火行动”暴露了西方的分裂。

欧盟内部已经存在很多矛盾。马克龙主张对话,波兰等国支持强硬路线。德国总理舒尔茨的协调角色类似于“和平缔造者”,但效果值得怀疑,2023年欧盟对俄制裁就因成员国分歧而大打折扣。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如果特朗普在峰会后推动“公平协议”,可能会让欧盟陷入困境:如果他接受,他将牺牲乌克兰的主权,如果他拒绝,他将面临美国切断援助的风险。德国在协调立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历史证明,大国之间的协调往往成为“纸上谈兵”。
例如,叙利亚危机期间,欧洲和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平民最终买单。

博弈的高潮在于潜在的压力,英国媒体《经济学人》独家披露,特朗普可能会在会后迫使乌克兰和欧盟接受他制定的“公平协议”,否则威胁削减对乌支持。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是特朗普的标志性策略。2019年,他冻结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以迫使泽连斯基调查拜登家族。现在重复同样的技术,风险指数已经飙升。
乌克兰依靠美国援助维持战斗力。如果切断补给,就相当于战场上“断水”。俄罗斯可能会借此机会扩大优势。普京最近向顿巴斯派遣了更多军队,动作频繁。

世界各地的专家都敲响了警钟:布鲁金斯学会报告称,大国对小国施加压力,要求其接受协议,往往会引发反弹,例如2015年伊朗核协议后中东动荡加剧。
特朗普“公平”的标签听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上隐藏着一个玄机,他可能会以“减少冲突”为借口,默许俄罗斯的一些要求,以换取美俄合作项目。
特朗普可能会迫使乌克兰和欧盟接受他在会后制定的“公平协议”,但乌克兰民众并不买账,基辅街头已经出现了抗议浪潮,口号是“不做交易牺牲品”。

这场博弈若失控,东欧可能会重演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并将欧盟拖入新的漩涡。
这场阿拉斯加博弈,表面上是美俄两国元首的握手,但实际上是大国权力游戏的缩影,强国闭门谈判,小国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历史一次又一次重演。但乌克兰的缺席抗议活动就像敲响了警钟:国际秩序不应被少数参与者垄断,多边对话是解决局势的正确途径。
我认为特朗普的“交易艺术”风险极大,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各方需回归联合国框架,将乌克兰拉到谈判桌前。否则,一旦东欧的火药桶重新点燃,世界将为此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