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烟台女大学生高坠,家属哭诉“天台没有警示牌只赔10万”?校方回应

10月27日,都市现场报道,近日,山东烟台理工学院一位女大学生5点多从6楼天台高坠。家属说,学校监控只看见女生抬腿动作,

10月27日,都市现场报道,近日,山东烟台理工学院一位女大学生5点多从6楼天台高坠。家属说,学校监控只看见女生抬腿动作,事发71分钟后被其他同学发现,天台上没有任何警示语。家属称,校方只愿意退两年学费加其他补助共10万。校方回应:正在沟通处理此事。

28日,校方发情况通报,证实了此事发生于傍晚,该同学当日17时37分许,于教学楼六楼消防通道拐角处翻越栏杆坠楼,排除刑案可能,校方表示还在与家属积极沟通,处理善后事宜。

从网友的评论和校方通报看,明眼人可以看出,此事显然不是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评论区网友激烈交锋。有知情校友表示,该处的栏杆差不多能到腰以上,如果女生身高1米70,按道理不会出现意外,压腿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有人说下午五点多是大学生去吃晚饭的时间,选择在那个时间段,那个隐蔽的角落,显然是女生不想让人发现。

更多的人指责媒体不负责任,用一个标题党标题吸引眼球,完全不顾事实,大学生都成年人了,又不是中小学生,还需要在平台处立上警示标志?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每一个馒头上都要标上“防止噎死”?

当家长坚持“压腿意外”的说法,网友为“该不该赔”争得面红耳赤,学校含蓄切割责任边界——我们都在扮演着各自“正确”的角色,却独独忘了去追问:为什么现在个别年轻人,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那个叫仲某某的女生,在最后的时刻究竟在想什么?是学业的压力让她窒息?是人际的孤独将她吞噬?是失恋?还是某个突如其来的绝望瞬间,让她觉得再也撑不到明天?

也许真相永远被暮色掩埋,但那些闪烁在评论区里的碎片,却拼凑出令人不安的图景:“我们学校天台上还晒着被子”、“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这些看似随意的感慨,实则暴露了代际间的认知鸿沟。上一代人在天台上晾晒衣物、乘凉休憩的记忆,与这一代人站在同个地方却只想逃离的冲动,形成残酷的对照。

这从来不是栏杆高低的问题,也不是警示标语够不够多的问题。当一个年轻人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她要告别的不是某个人、某个地方,而是整个让她感到疼痛的世界。

今天的校园里,我们盖起更高的楼,安装更密的监控,制定更厚的安全手册,却依然拦不住下坠的身影。因为真正能接住一个人的,不是冰冷的栏杆,而是被理解的可能;不是事后的赔偿协议,而是事前的温暖对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先树心。若教育只剩下对风险的精确计算和对责任的巧妙规避,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一群精于自保却不懂何为生命的“优秀人才”。

也理解家属的心态,女儿都没了,剩下的只有多索赔一点了,但是要有正当的方式,要了解相关政策,抛出校方的过错,也要符合逻辑,这年头,没有谁能对学校按闹分配。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