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舌尖上的右玉:这口羊肉,藏着当地人的待客诚意

右玉的风,常年在沟壑间穿梭,把黄土坡上的草吹得韧劲十足。坡地不适合种庄稼,却养出了能爬坡、善寻草的右玉羊。这些羊白天在坡

右玉的风,常年在沟壑间穿梭,把黄土坡上的草吹得韧劲十足。坡地不适合种庄稼,却养出了能爬坡、善寻草的右玉羊。这些羊白天在坡上走,啃的是沙棘、苜蓿、野葱,喝的是山涧里的泉水,身上的肉长得紧实,没有多余的脂肪。

当地人说起羊肉,话不多,只一句 “咱这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这话不是夸张,右玉漫山的野生植物,大多带着淡淡的草木香,羊吃了,肉里也浸着股清爽的味道,没有腥气。杀羊的时候,讲究现杀现做,尤其是家里来了客人,头天就会把羊喂得饱饱的,第二天一早,男人们围着手把肉的大锅,女人们则在一旁收拾羊杂,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右玉人待客,桌子上一定有一盘手把肉。肉块切得大,带着骨头,清水里煮,只放几片姜、几颗花椒,煮到肉能轻松从骨头上撕下来就好。端上桌时,冒着热气,蘸料就两碟,一碟韭菜花,一碟醋泡蒜泥,都是自家做的。主人会把最嫩的羊肋条夹给客人,“趁热吃,这部位香”。客人吃得香,主人就高兴,又忙着添茶,说 “不够再煮,锅里还炖着”。

除了手把肉,羊杂碎也是待客的常客。清晨,集市上的羊杂摊刚支起来,就有人端着碗来买。新鲜的羊杂,用羊骨汤煮透,撒上香菜、辣椒面,浇一勺滚烫的羊油,香气能飘出老远。家里来了熟客,主人会提前去集市上挑最新鲜的羊杂,回来慢慢收拾,洗得干干净净,一点杂质都没有。煮好后,盛在粗瓷碗里,递到客人手上,“暖暖身子,咱这杂碎,吃着舒坦”。

冬天的时候,右玉冷,家家户户的炕头上都会摆一个小火锅。锅里炖的是羊肉萝卜,羊肉切得薄,萝卜是本地的青萝卜,炖到软烂。客人来了,围着火锅坐,边吃边聊,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响,热气把脸熏得通红。主人不停往客人碗里夹肉,“多吃点,抗冻”。锅里的肉吃完了,再下点土豆粉、白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吸饱了肉汤的味道,吃起来格外香。

右玉人不擅长说客套话,招待客人全靠这桌羊肉。羊是自己养的,菜是自己种的,每一口都带着实在。客人走的时候,主人还会装上几斤羊肉,“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咱右玉没啥好东西,就这羊肉拿得出手”。

这口羊肉,没有复杂的做法,却藏着右玉人最朴素的待客诚意。来右玉,吃一顿羊肉,就知道这里的人有多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