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石油报国七十五载,能源基石再启新程

1950年,新中国石油工业在艰难中起步;2025年,中国石油迎来75周年华诞。从当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只有8台浅

1950年,新中国石油工业在艰难中起步;2025年,中国石油迎来75周年华诞。从当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只有8台浅井钻机的薄弱基础,到如今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1/2和2/3,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中国石油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进征程。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能源报国。中国石油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发现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到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田,再到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大庆油田横空出世,一代代石油人用热血和汗水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

01 艰苦创业铸就石油丰碑

中国石油的创业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史诗。1960年,石油人挥师北上,展开声势浩大的大庆会战。在荒原之上,寒风刺骨,设施稀缺。没有吊车,就人拉肩扛运钻机;供水不足,便破冰取水保开钻;井喷突发,更是用身体搅拌泥浆奋力压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石油人战天斗地,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1963年底,得益于大庆油田的开发与建设,我国石油实现基本自给。此后的数年间,一场场石油大会战在大江南北打响,辽河油田、华北油田等一批大油田相继被发现。到了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成功突破1亿吨大关,一举跻身世界第八大产油国,稳稳撑起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

02 改革开放激发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为中国石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98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挂牌成立,由政府管理部门逐步过渡到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成立,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扩大了产业规模,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竞争能力。

在"引进来"的基础上,中国石油积极"走出去"推动海外油气合作。从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到中标苏丹项目,自1993年起,一批批石油人远赴海外"开疆拓土",写下了同世界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新篇章。2001年,中国石油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方针,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等一批千万吨大油气田建成投产,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雏形初现,近2万座加油站遍布全国各地,推动中国石油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石油公司。

03 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国石油以"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为指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连续5年稳产6000万吨以上,西南油气田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中国石油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达7%,玉门油田、青海油田"追风逐日"绿能涌动,冀东油田、华北油田大力推进地热供暖项目。同时,中国石油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新材料产量连续3年保持50%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为中国石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地塔科1井入地万米探寻"中国深度",东方物探"两宽一高"技术引领全球物探革命,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化身"行业大脑"。由2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5大研究院构成的强大创新体系,以及一支以24名两院院士、近7万名研发人员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坚实依托。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中国石油始终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七十五载能源报国,中国石油始终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石;七十五载奉献为民,中国石油始终是守护人民幸福生活的温暖薪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油正以矢志不渝的接续奋斗,回答时代之问,续写石油传奇,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