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8日-2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一)
在文化强国战略纵深推进、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内容为王”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业生存法则,也代表着中国广电视听产业正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广电视听行业进入以“系统化生态构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届大会将聚焦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热点领域,以“视听新时代,精品向未来”为主题,以“1+1+10+6+N”为活动框架,将举办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1场精品之夜、10场平行论坛、6场文艺沙龙及多场配套活动。内容涵盖剧集创作、微短剧、纪录片、超高清技术、人工智能赋能、广播节目、综艺动画等多个领域,聚焦行业前沿议题,推动创作交流与产业合作。
可以说,大会勾勒出一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不仅展现了行业对精品创作规律的深刻认知,更释放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技术赋能与生态重构实现内容升级的强烈信号。
大会开幕之时,恰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刚刚闭幕,亦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时,“开幕式暨主论坛”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实际,展开全面而积极的讨论。
“中国广电视听精品之夜”作为大会的重头议程之一,将全面盘点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一年来精品创作的最新成果,诸多正在创作中的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等将得以重点推介。
当前,广电视听领域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一方面,技术迭代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内容生产流程;另一方面,受众需求分化,圈层化传播与破圈效应并存。在这一背景下,精品创作不再仅仅是艺术追求,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地为行业提供了思想碰撞、经验交流与合作对接的平台,有望推动形成更加健康、多元、创新的内容生态。
(二)
本届大会将聚焦创作核心、产业发展和行业交流,打造权威首发、协同联创、合作共赢三大平台。
一是聚焦内容核心,搭建权威首发平台。大会将发布、解读国家及地方层面广播电视行业最新政策和举措;聚焦新内容与首次亮相精品项目,进行推介宣传和市场预热;发布年度榜单,推介优秀作品,树立行业标杆。
二是汇聚行业精英,搭建协同联创平台。大会聚焦精品创作,通过举办创新论坛、精品之夜等活动,汇聚一线创作者分享经验;通过举办人才培育沙龙、发布人才计划、举办创作大赛等,搭建人才培育与展示平台;聚焦科技与内容融合,展示新技术应用成果,推动技术方与内容方对接,助力行业向“内容+技术”双驱动升级。
三是创新办会模式,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大会号召各大协会和视听平台积极参与办会,展现行业发展活力,推动文旅、文创等产业链对接;搭建头部机构展台、版权交易、商务洽谈空间,促成信息交流、资源对接、多元合作,推动成果落地;分享海外市场规则与传播经验,推动内容“走出去”与国际资源“引进来”双向互动。
由此可见,大会以推动“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优环境”为核心目标,通过设置垂直领域平行论坛以及创作沙龙等前沿议题,构建起更具吸引力的对话机制。
大会设置的10大平行论坛直指行业核心议题,从台长论坛到剧集论坛,从新闻论坛到微短剧论坛,从动画论坛到超高清论坛,还有纪录片论坛、综艺论坛、重温经典论坛以及广播论坛等,覆盖了内容创作的全产业链。
大会设置的6个文艺沙龙则聚焦创作一线,从剧本创作到人才培育,从视听体育沙龙到UGC与PGC创作,从人工智能赋能再至新大众文艺与新年轻人的情感共鸣,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交流经验的平台,也推动了创作理念与技术手段的双向促进,展现出行业对创作源头的深度挖掘与跨界融合的积极探索。
论坛与文艺沙龙的系统化设置与布局,与诸多城市通过全域化服务平台实现拍摄、制作、出品全周期服务的实践形成呼应,标志着行业从单点爆款打造转向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
比如,以微短剧创作为例,大会将“微短剧”单独设坛讨论,反映出行业对这类新兴形态精品化转型的迫切期待;再如,在人工智能、超高清技术深度渗透的当下,大会设置的“人工智能赋能精品创作沙龙”与“超高清论坛”,揭示了技术赋能与艺术创新辩证关系的深层探索。
大会构建了一个包容多元的对话平台,这种安排敏锐地捕捉到当下内容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那就是受众不再区分内容来自电视屏幕还是移动设备,只关注内容本身的质量与吸引力。
(三)
大会设置的“N场配套活动”同样值得关注。从“追光计划”北京国际微短剧大赛路演到数字资产交易研讨,从高校如何塑造国漫新未来,再至北京发布厅、视听展、视听潮集和广电视听交易市场等,这些活动构建了从创作孵化到市场交易,从技术探索到伦理建设的完整生态系统。
比如,通过“追光计划”北京国际微短剧大赛路演挖掘优质内容;而“视听潮集”等活动的设置,显示出行业对年轻受众消费习惯与审美取向的高度重视,推动广电视听作品在精品化与大众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现实层面来讲,精品创作的真正实现,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与行业共识,更依赖于创作一线的实践突破。大会所设置的各类论坛与沙龙,只有在能够真正激发创作灵感、破解产业难题、促进行业协作时,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广电视听行业需要更多能够跨越代际、穿透圈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这既是对创作者智慧的考验,也是对行业生态成熟度的检测。
广电视听精耕时代已经到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当前的思考与未来的方向。当政策引导、市场力量与创作智慧在同一平台上交汇,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有望开启一个质量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新篇章。
这条精品化之路,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从这个层面来看,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亦令人期待。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相关事项
本届大会开通微信小程序,参会人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网页端报名参会。
1、小程序: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
2、网页端:https://www.cchrt.cn
报到安排:
1、报到时间:2025年10月27日(周一)14:00
2、报到地点:北京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九号楼大厅
3、住宿地点:北京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4、离会时间:2025年10月30日(周四)12:00前
5、大会不安排接送机,参会人员须自行前往北京会议中心,交通及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相关标准承担。
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
各单位请于10月15日(周三)16:00前完成报名和线上注册。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广电局、台参会人员,由所在省级广电局汇总后统一报名,请各省局代为通知,并报一名参会联系人。
报名回执盖章后电子版发送至:cbbpa@vip.sina.com,回执电子版标题格式为:参会回执+姓名+单位。
线上注册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注册流程详见附件3)。如注册后需变更参会人员,请及时通知会务组联系人,并完成相关回执填报和信息注册等事项。
会务组:张晓静 010-84186601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王秋雨 010-55565496
邮箱:cbbpa@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