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专访元思科技王文恺博士:突破非侵入脑机接口技术壁垒

一个个头戴便携式脑电图机的工作人员通过“意念”控制无人机飞行,一场关于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的探索正在青岛电博会上悄然上演。在

一个个头戴便携式脑电图机的工作人员通过“意念”控制无人机飞行,一场关于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的探索正在青岛电博会上悄然上演。

在2025年青岛电博会现场,元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好奇的观众。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年轻企业,总部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虽然团队仅20人左右且过半都是00后,却已在脑机接口领域崭露头角。

元思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文恺博士

“我们的核心技术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新一代脑电采集系统,基于材料加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有别于传统采集系统。”元思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文恺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突破“卡脖子”技术:从追赶到自主创新

脑机接口系统中,前端技术一直是决定信号采集质量和系统应用场景的关键。长期以来,这项技术的核心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成为制约国内脑机接口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王文恺博士解释道:“脑机接口是一个学科交叉的领域,我们基于自己团队的学科交叉背景,建立了材料加通信的解决方案,开发出高精度的脑电采集通感一体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材料与通信相结合的技术路径,实现了更稳定、更低功耗、更长时耐用的效果,能够抵抗更为复杂的环境干扰。这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前端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自主创新的重要转变。

两年磨一剑:从实验室到场景应用的跨越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往往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对于元思科技来说,这套国产脑机设备的成熟应用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

“整一套脑机的设备以医疗级为主,我们前后花了就快两年的时间。”王文恺坦言。这两年时间,元思科技完成了从技术原理验证到产品化,再到医疗场景适用的全过程。

目前,元思科技的产品线已经分为医疗级和非医疗级两大方向。医疗级产品主要包括数字化多功能脑电图机,作为脑接口前端设备,能够在医院采集脑电信号,为脑疾病诊断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应用场景:从医疗诊断到“意念控制”

在非医疗级产品方面,元思科技推出了便携式脑电图机,为科研和消费者提供常规脑电交互应用。这些产品搭配了脑控无人机、脑控康复手和脑控意念打字等多种应用形式。

此外,公司还从脑机接口技术延伸出多种配件产品,如机电肌肉产品和聚生智能电子皮肤等产品,展现出脑机接口技术广泛的应用可能性。

王文恺博士对未来充满期待:“脑机接口其实它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因为大脑的开发还是比较前端的。对于元思来说,我们做医疗级是希望他可以真的给病人带来好用方便的检测。”

他希望脑机接口设备能够像心电仪或血压计一样,成为人们日常健康监测的便携方便设备。同时,消费级的脑机产品也将为健康用户和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选择方式。

未来展望:脑机接口的无限可能

随着元思科技等企业的技术突破,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正逐渐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构建国产产业生态,从实验室技术到临床与消费场景落地,中国脑机接口企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

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远不止于现有场景,人类大脑的未知性赋予了这项技术无限可能。在前端技术持续创新的推动下,脑机接口有望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等领域开辟更多应用空间。

正如王文恺博士所展望的“希望脑机接口设备能像心电仪或血压计一样普及”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从医疗诊断扩展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上海家电网认为在2025青岛电博会上,元思科技展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幅未来人机交互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