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猎野火光红,万里秋容肃玉骢。
浩荡江山收战伐,参差楼阁起虚空。
云开紫极中天日,露滴瑶阶下界风。
为语当年熊虎士,莫将铅椠负英雄。
这首诗以壮阔的战争场景与宏大的历史视野开篇,通过旌旗、火光、秋容、玉骢等意象构建出肃杀而雄浑的战争画卷。
随后笔锋转向战后山河的收束与楼阁的崛起,象征着从征伐到治世的过渡。
末联以“云开紫极”“露滴瑶阶”的祥瑞之景收束,转而呼唤当年勇猛的战士莫沉溺文墨,当以英雄之姿再续功业。
全诗气韵雄浑,既有对战争的礼赞,亦有对和平治世的期许,更暗含对英雄气概的永恒呼唤。
首联“旌旗猎野火光红,万里秋容肃玉骢”
以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开篇:“旌旗猎野”描绘战旗在原野上翻卷如猎猎风声,暗喻军容之盛;“火光红”则以炽烈色彩渲染战场氛围,红光与秋色交织,形成冷暖对比。
次句“万里秋容肃玉骢”转向宏观:秋日辽阔的原野笼罩在肃杀之气中,连骏马(玉骢)亦显庄重,暗示战争对自然与生命的双重重塑。
此联通过动态(猎)与静态(肃)的交织,奠定全诗雄浑悲壮的基调。
颔联“浩荡江山收战伐,参差楼阁起虚空”
由战场转向战后图景:“浩荡江山”以空间之广袤喻历史之厚重,“收战伐”点明战争的终结,暗含对和平的珍视。
次句“参差楼阁起虚空”则从地面升至空中:错落的楼阁仿佛从虚空拔地而起,既象征战后城市的重建与繁荣,亦隐喻新生秩序的崛起。
一“收”一“起”,形成从破坏到建设的闭环,体现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颈联“云开紫极中天日,露滴瑶阶下界风”
转入祥瑞之景的描绘:“云开紫极”以云雾散尽、紫微星显喻天命所归,“中天日”则强调光明普照的正义性。
下句“露滴瑶阶”以晶莹露珠点缀仙阶(瑶阶),“下界风”将天界祥瑞与人间风物相连,暗示太平盛世的降临。
此联通过天地意象的贯通,构建出一种超验的崇高感,为末联的呼唤作铺垫。
尾联“为语当年熊虎士,莫将铅椠负英雄”
由景入情,直抒胸臆:“熊虎士”指代当年勇猛的战士,“为语”以对话形式增强感染力。
次句“莫将铅椠负英雄”中,“铅椠”代指文书笔墨,暗讽沉溺文事而荒废武勇的行为。
此联以劝诫收束,呼吁战士勿忘英雄本色,当以武力与胆识继续书写历史,将全诗从对过去的追忆推向对未来的期许。
此诗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前两联以战火与秋容勾勒出战争的残酷与终结,中两联借楼阁与云露展现治世的兴起与天命的昭示,末联则以直白的呼唤点醒英雄的使命。
诗中“旌旗”与“楼阁”、“战伐”与“虚空”、“紫极”与“瑶阶”等意象的并置,形成强烈的张力,既歌颂了战争中涌现的英雄气概,亦隐含对和平治世的深刻思考。
最终,“莫将铅椠负英雄”的警句,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提醒世人:真正的英雄主义,永远在于对时代的担当与对命运的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