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孝庄去世后,为何停灵37年不下葬?康熙:不是不想,实在是不敢

孝庄太后身后那些事儿,反正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那得从康熙二十六年说起,那一年孝庄老太太没了,咽气之前交代了,说不想跟皇太

孝庄太后身后那些事儿,反正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那得从康熙二十六年说起,那一年孝庄老太太没了,咽气之前交代了,说不想跟皇太极埋一块儿,也不想单独弄个陵,就想离她儿子顺治近点,死了也跟子孙们在一块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难办啊。

康熙那会儿,那个劲头,对孝庄太后那个感情,真是没话说,孝庄对他,那可不是一般的恩情,没她,可能都没后来的康熙盛世,不听老太太的,心里过不去,可是,这事儿又不是那么简单,皇家规矩在那儿摆着呢,皇后得跟皇帝合葬,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可是孝陵那边,地早就定好了,哪有给孝庄留地方的,就算有,老太太的陵墓陪着儿子的陵墓,这像什么话,传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而且,要是真迁坟或者另盖,动静可大了,老百姓不得戳脊梁骨,说劳民伤财,康熙也真是左右为难,想来想去,也没个好办法。

没办法,只能先搁着,先把老太太的棺材停在慈宁宫,想着慢慢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后来,又把慈宁宫东边那五间房拆了,盖了个“暂安奉殿”,先把老太太的棺材放在那儿供着,这一放,就是三十七年,康熙到死也没能把这事儿给办了,你说这事儿,闹心的不,所有人都觉得康熙也挺难做的。

后来雍正上台了,这事儿就落到了他头上,也绕不开,雍正那个人,比较务实,他觉得老太太的棺材总不能一直放着吧,总得入土为安,而且,他还觉得,孝就是福气,老太太在地下保佑着大清朝呢,得赶紧把这事儿办了,于是,他找人看了看风水,说“暂安奉殿”那块儿地儿好,是块风水宝地,就在那儿盖陵吧,就把”暂安奉殿“升级成陵园,还起了个名,叫”昭西陵“,这下,孝庄老太太总算能安安稳稳地躺下了。

这昭西陵啊,它也挺特别,名义上,它是属于皇太极昭陵那边的,毕竟孝庄是皇太极的皇后,但实际上,它又跟孝陵挨着,为了区分开,还特意建了一道风水墙,隔开了,这样既能让孝庄跟儿子近点,又能保持自己的地盘,皇家祭拜的时候,也是先拜昭西陵,再拜别的陵,算是对孝庄的一种尊重,脸上也有光。

所以说,孝庄太后这身后事,真是复杂,这里头有康熙的为难,有雍正的果断,也有老太太自己的心愿,你说康熙重感情吧,可是他也没能解决问题,雍正呢,虽然务实,但他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了老太太能安息,这昭西陵,就是他们仨博弈的结果,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就是历史,乱七八糟,不清不楚,但又让人觉得,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