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麻了!26届或成“最佳炮灰”?春季高考(学考)将有超28万人落榜?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根据省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做好广东省2026年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根据省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做好广东省2026年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依学考录取时间安排:11月1-10日高考报名,11月学考报名(具体安排待通知),2026年1月考试,3月填志愿录取。

算算日子,1月开考备考时间所剩无几了!现在你还是这样的备考状态吗?

明年学考很可能会迎来三大暴击!不知你是否准备好迎接挑战呢

暴击一 报考人数或会大幅上涨!

春季高考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学考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报名人数也在不断上涨!2025年就超过了42万人

根据出生人口数据统计,2026年的适龄高考人口基数有所扩大,应届考生人数多。

加上今年学考未被录取的考生超28万人,即使这28万落榜生投入夏季高考赛道中,但今年高考专科批次录取结束后,还有近9万专科线上的学子“落榜”,这还没包括未过省控线的考生,实际的落榜人数还将更多!不排除部分考生会选择复读再战!

建议2026届的学考生,如果本身基础比较薄弱,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把握好学考上大学的机会!

暴击二 中分层扎堆,竞争激烈

每年学考情况都不一样,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政策/考情的变化和差异都会引起分数的波动,分数上涨或者下降实属正常。

虽然2025年学考的高分层较去年有所缩小,但竞争依旧激烈,中分数段人数明显增多:对比上年,330-339分考生多了1500+人;320-329分考生多了将近2600人;310-319分考生多了3000+人!

省控线190分到339分间的每十分分数段的累计人数都较去年有上升,这就意味着中低分层的考生上优质院校、公办院校的竞争加剧了!

此外,在近年夏考竞争持续白热化的背景下,不少成绩不错的夏季高考考生也会把学考作为升学的保底机会,预计学考的热度会持续高涨,高分学生的涌入或将扩大学考中高分数段的人数↓

毕竟参加学考对他们来说不吃亏:一方面,学考能够提供提前锁定大学录取名额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学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即使通过学考获得专科的录取资格,也并不影响考生继续参加夏季高考冲刺本科,两者不冲突。

因此,中低分数段的同学一定要有危机感!只有提高分数的优势!院校的选择空间才会更大!

暴击三 多校升本,招生计划或有调整

此前,深职大的院长透露:未来随着本科专业招生数量增加,学院将逐步缩减专科生数量,也将申请开办专业硕士。

近年,广轻大、肇庆医、广职大、深信大、顺职大均升本改大成功,会不会也跟深职大一样缩减专科批次的招生计划,从而影响2026年的学考招生计划?公办院校是不是会缩招?大家上热门好大学是不是更难了?

据《2025年广东学考招生专业目录》统计,今年广东春季学考普通类公办已经整体缩招了超1万个计划,明年会不会进一步缩招呢?

按照往年已成功升本院校的招生趋势来看,一般不会升本后立刻停止招收专科生(部分院校甚至会扩招专科生),而是会循序渐进慢慢扩大本科批次招生同时逐步缩小在专科批次的招录,对2026届考生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官方通知也提到:各院校2026年春季高考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2025年。

而从2020年起,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春季高考的招生计划原则上要达到年度招生计划的75%以上,其中学考录取计划不低于50%。

不过新易学小编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无论复读,或者是应届的考生,不要认为还有时间、不着急,学考报名/考试时间已经越来越近,同学们必须抓紧时间认真复习了!

致2026届学考生:把握机会,破局而出

面对愈发严峻的挑战,2026届的学考生们,尤其是本身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绝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被焦虑压垮。现在起,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考中,因为学考或许是你们避开夏季高考更惨烈竞争、提前锁定大学席位的最佳机会。

1. 认清形势,及早行动。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再抱着时间还够的侥幸心理,从此刻起,就要进入备考状态。系统性地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将基础打牢。

2. 策略复习,主抓基础。 学考的命题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不要盲目去钻研偏题、难题,而是要紧跟考纲,确保中低档难度的题目分数尽收囊中。吃透课本,反复练习真题,巩固基础,是提分最有效的途径。

3. 重视每一次模拟与测试。 把平时的周考、月考都当作真正的学考来对待,锻炼应试心态和时间管理能力。考后及时分析错题,找出知识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强化。

4.借力专业辅导,缩短提分周期。对于成绩停滞不前的考生,“单打独斗” 效率极低。选择专注广东学考的辅导机构,能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弥补薄弱环节,部分机构还提供 “考点精讲 + 模拟模考” 一站式服务,帮助考生快速适应考试节奏。

总而言之,前路虽艰,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2026届的考生们,与其焦虑 “是否成为炮灰”,不如现在翻开真题 —— 抓住基础分、瞄准高频点、借助专业力,就有机会在 28 万落榜潮中成功 “上岸”。

“麻了”可以是一时的情绪宣泄,但不能成为长久的状态。 请务必抓紧接下来的每一天,全力以赴,把握好学考这次至关重要的机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更稳妥、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