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刘襄是汉高祖长孙,又在诛灭吕氏政变中立功,为何无缘帝位?

刘襄、刘章、刘兴居这哥仨锋芒毕露,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功臣集团诛灭吕氏及其党羽后,根本不可能拥立刘襄做皇帝的。他们兄弟三

刘襄、刘章、刘兴居这哥仨锋芒毕露,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功臣集团诛灭吕氏及其党羽后,根本不可能拥立刘襄做皇帝的。

他们兄弟三人都是齐王刘肥的儿子,而且和吕家人还有仇。

刘肥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曹寡妇生的庶长子,后来被刘邦封为齐王,吕雉掌权后,刘肥差点被吕后给杀了。

当时,刘肥进京朝拜,汉惠帝刘盈和吕后在宫中设宴款待他,汉惠帝这个人又比较仁厚,尊敬兄长,所以特意让刘肥坐上座。

这要是在普通家庭呢,坐也就坐了,可人家刘盈是皇帝,上座这个座位是有政治含义的,刘肥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真就坐了上去。

一旁的吕后见状大怒,在她看来,刘肥这小子这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于是倒了两杯酒,并在刘肥那一杯暗中下了毒,想当场弄死刘肥。

幸亏汉惠帝和他起身敬酒时,刘盈拿了刘肥那杯酒,吕后怕毒死自己的儿子,急忙打落刘盈的酒杯。

刘肥事后才知道那是毒酒,后来为了自保,刘肥听了谋士的建议,将自己齐国封地中的城阳郡献给吕后,作为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的汤沐邑,还尊鲁元公主为齐国王太后,吕后这才放过了刘肥。

刘肥逃过一劫,回到封地后没几年就憋屈地死了。

他的长子刘襄继承了齐王之位。

但事实上,刘肥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善茬,刘襄继承王位后,把二弟刘章和三弟刘兴居派到长安任职,目的是让他们在长安随时打探朝廷的动向,只要吕家有完蛋的迹象,他刘襄就立即起兵攻入京城,夺取权力。

刘章和刘兴居这哥俩很有手段,当时吕后对刘姓子孙采取高压政策,这兄弟二人非但没受到打击,还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刘兴居被封为东牟侯,刘章被封为朱虚侯。

刘章还娶了吕禄的女儿,当时吕后为了所谓的“亲上加亲”,强行把吕家的女儿嫁给刘姓诸侯王,实际上目的之一就是让吕家人监视刘姓诸侯。

但刘章不仅把吕家小姐收拾得服服帖帖,还在吕后面前硬刚吕家人。

有一次,吕后在宫中搞了一个家宴,让刘章担任酒吏,负责监酒。

刘章趁机就说:“我是将门之后,请求使用军法监酒。”

吕后也没在意,当即就答应下来。

酒过三巡后,刘章又献舞助兴,又过了一会儿,刘章主动提出,愿意为太后唱一首耕田的歌谣。

吕后听完,当场就笑了,随即说道:“你父亲小时候干过农活,他懂得耕田,可你从小生活在王宫,锦衣玉食,也能懂得耕田?”

刘章当即表示:“臣虽然从小生活在王宫,但也知道耕田的事。”

吕后于是让他试着唱一首。

这时,只听刘章唱道:“深耕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苴鉏而去之。”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犁地要犁深一些再播种,栽种禾苗时要保持充足的间距,不是自家的禾苗,就要坚决铲除。

很明显,这明摆着话中有话。

吕后也是老狐狸了,听完此话,顿时明白其中意思,但又一时无法反驳,只好沉默不语。

就这样,大家又喝了一会儿后,有个吕家的人不胜酒力,喝醉了,起身离开宴会。

谁知,刘章见状,当场就追了上去,一刀就杀了此人,现场的人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

可刘章却不慌不忙地回来禀报道:“先前太后答应了臣,要按照军法监酒,这个人擅自逃离酒席,违反军法,臣以军法杀之。”

吕后一时语塞,找不到理由反驳,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

此后,吕家的人十分畏惧刘章,不敢主动招惹他。

吕后去世后,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掌管大权,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得到了一些情报,他预感到吕后一死,吕家的人很快就要完蛋,于是秘密派人通知齐王刘襄起兵响应,他和刘兴居做内应。

刘襄得到消息后,从齐国起兵,以“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为旗号,向长安方向进发。

什么叫“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当然就是指吕家的人了,因为根据刘邦当年定下的规矩,非刘氏不得王,现在姓吕的成了诸侯王,当然就有合理合法的理由讨伐了。

刘襄起兵后,吕产派功臣灌婴率军迎战,灌婴作为功臣集团的一员,早就看不惯吕后一党了,所以他带兵出发后,并未直接进攻刘章,而是派人与刘章联系,倒戈成为一股反吕力量,并与京城的功臣集团联系,以武力作为他们的后盾,同时就地安营扎寨,静待功臣集团在京城发动政变。

不久之后,在陈平和周勃的谋划下,功臣集团骗走了吕禄手里的北军兵权,随后分一千余人给刘章,命他以护卫皇帝的名义带兵诛杀掌管南军的吕产。

刘章当即亲自带着一千余人过去,杀了吕产,紧接着,在功臣集团的主导下,吕氏家族及其党羽全部被诛灭,就连小皇帝也被以“不是汉室血脉”而被诛杀。

事发后,在决定让谁来当皇帝时,对于在诛杀吕氏党羽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刘章、刘襄、刘兴居这一家人,功臣集团首先将他们排除在外。

理由是,刘襄的舅舅驷钧性格暴戾,是戴着官帽的老虎,驷钧本人也确实有两把刷子,刘襄起兵的过程中,他在旁出谋划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刘襄的左膀右臂。

但在功臣集团看来,刘襄的舅舅驷钧不好惹,那么刘襄的母亲也不是善茬,朝廷刚刚经历吕氏外戚之乱,他们可不想再出一个“驷氏”外戚。

而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与其弟薄昭素来仁厚,所以刘恒更适合当皇帝。

于是,功臣集团决定迎接代王刘恒为帝。

事实上,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是,功臣集团有私心,刘襄家族势力庞大,母亲一家有势力,他作为齐王竟然胆大到敢起兵对抗朝廷的地步,他那俩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特别能搞事情,锋芒毕露,连吕家的人在权势巅峰时期都畏惧他们哥俩。

这样的一家子,如果让刘襄做了皇帝,是无法掌控的,到时候功臣集团只会遭到打压。

而刘恒就不一样了,他的母亲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中最不受宠的,以至于吕后掌权后,都没兴趣对付她。

刘恒还被封到了最艰苦的代地,他的母亲薄姬家族也没有什么势力背景,吕后掌权期间,他们娘俩在代地表现得十分低调老实,丝毫不敢惹事。

所以,让刘恒做皇帝的话,更容易拿捏和掌控,这样的话,功臣集团就可以长期掌权,这对于功臣集团是最有利的。

但功臣集团还是失算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刘恒的本分老实是装出来的,他在心机权谋方面继承了刘邦的基因,他登基后,运用帝王权术,不仅掌握了大权,还清除了异己,打击了功臣集团。

当功臣集团反应过来时,已经为时已晚。

注:图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