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我们那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你们现在这样忍忍也就过去了,或者就是我们那时候条件多困难,现在你们为什么还不知足?类似这样的话,也许是某个长辈的口中,也许是职场某个同事的口中,你总能时不时听到,总感觉哪里有些问题,一时间却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为好。这些类似的语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场景,很多,也非常复杂。

记得很早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发帖的博主大概也是因为小时候成长过程当中遭受了很多精神上的挫折,被打压,被拒绝沟通,被迫做很多不喜欢的事,被迫成长,然后被迫默默消化所有的情绪,这样的处境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不过博主足够努力,最终还是在挣扎中获得了新生。当她拥有自己的家庭之后,不论是面对自己的爱人,或是面对自己的爱人,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积极的沟通,彻底重塑了自我价值观,也重构了新的家庭关系,非常难得。
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感谢父母能够把自己带到这世界,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中的很多问题。这一点在阅读荣格的作品时,给到我很多启发,尤其是对家庭关系和个人社会关系的认识上,有了新的认识。有点像《一个人的村庄》里面所说的重复与轮回,上一辈用同样的方式收割麦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家庭,抚养孩子,如此重复,直到有人逃离,在承受巨大痛苦之后打破原有的轮回,一切才能获得新生。

也许你还听过,在一些地方逢年过节,小孩女人吃饭不让上桌,只能待在厨房吃饭,还有的地方重男轻女,很多女生在初中或是高中毕业就被迫出门打工。这些事情我也曾见过,之前在广东很多工厂里看到过太多太多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女生,而说起吃饭不让上桌这个事,外婆那一代的人大概都是这样过来的,记得外婆曾说过,有人看热闹的时候,都不敢凑上去,即使到现在,每次提起,你都能感受到曾经被挫伤的心,依然没有愈合。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的崛起,真的改变什么了吗?好像改变的并不多,不过是换了种方式而已,家庭关系中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不过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的电话语音罢了,根本上并没有变化,甚至因为有了网络的存在,动动手指,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把那些所谓的忠言逆耳,人生忠告轻松发到网上。有时候,你会感到诧异,因为尽管你人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好像是置身在几十年前的社会环境里。

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要承受痛苦,被迫消化压抑的情绪,被迫在社会默认的规则秩序蜷缩着,这样的过程很煎熬,也很难受。有的人选择打破,逃离,重新构建自我的生活秩序,重新塑造个人的精神世界,很残忍,但可以获得新生,而当他获得新生的那一刻开始,所有和他相处的人便是幸运的,不再有重复和轮回,但这也只是少数人。很多人依旧在煎熬,在犹豫在挣扎,在痛苦中沉默,然后又在沉默中把痛苦传给下一代。
如果你正在遭遇类似的经历,强烈推荐一定抽时间多阅读一些荣格的作品,短时间可能无法帮你改变什么,但可以帮你找到一些方法,或是给你一些启示,让你重新认识自己,以及和自己相关的所有关系,当然你如果愿意思考,相信可以让你在心理上,精神上获得一定程度的释放和解脱,指引你找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