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仅17.7亿元,同比2024年21.04亿元下滑明显,成为2014年以来首个无单片破10亿的国庆档。
头部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档期票房4.6亿,但同比去年冠军票房近乎腰斩;《刺杀小说家2》总票房2.8亿,IMAX特效厅占比超53%,却因剧情小众、戏份分配争议未达预期;老片《731》靠下沉市场四线占比35%长线逆袭,累计票房18.63亿,上映超15天仍居日榜前三。高口碑影片《震耳欲聋》豆瓣7.6分,但排片不足限制潜力;《毕正明的证明》豆瓣7.4分,票房仅4807万,成口碑与票房倒挂典型。同时,今年国庆平均票价降至37.8元。所有的片方都绞尽脑汁想要挖掘下沉市场期望创造什么奇迹,却最后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不考虑青年观众和一二线城市的人士,最后电影市场无人问津。
总票房拦腰降,同比下滑超4亿
截至10月8日中午,很多人奔赴上了返回工作的途上,档期总票房突破17亿元。低于去年的21.04亿元,还不是超长的八天长假的同期情况之下,差了将近四亿元。
不仅如此,关键是去年依然是除开特殊情况外那几年的历史最差。换句话说,就是一年比一年差。而且还又收获了一项记录,那就是成为2014年以来首个无单片破10亿的国庆档。
九部电影才过了17亿的大关,让不少人都觉得有一些恍惚,前几年听说的都是哪一部电影随随便便就破了10亿乃至20亿。也就不过在大半年之前,《哪吒之魔童闹海》还在给整个电影市场打鸡血,再回头一切打回原地。
不少人猜到今年不会表现太好,因为头一天假期10月1日总票房收官3.12亿元,就创下了近三年的开局最低。紧跟着,接下来的几天票房持续下滑,都维持在2亿左右。偏偏谁也不能怨谁,没有一家独大的,每一部表现都不怎么样。
单片表现都差,无一部破10亿
《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大导演陈凯歌的系列收官之作目前票房为4.46亿,预计总票房则从最初的9亿左右跌到了如今的6亿左右。被寄予厚望砸了很多钱做特效的《刺杀小说家2》,预计总票房不足5亿。也真能看出来是砸了很多钱是做特效的,因为要什么都只有特效。
那如果说是想利用口碑反哺票房,目前口碑表现最好的两部分别为檀健次和王安宇主演的《震耳欲聋》和《毕证明的证明》。两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一个是7.6一个是7.4。这分数照放在几年之前的国庆档,闭着眼睛都能有5亿出头了。结果,现在目前《震耳欲聋》的票房是1.6亿,最终预测2.2个亿。后者更心酸,总票房从最初预测的1.44个亿,下调至7400万。口碑好至如此,竟然和《猪猪侠》的大电影,豆瓣评分仅有5.0,打得有来有回票房不相上下,真是叫人倍感迷惑。
此外,还有一个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状况。并非在国庆假期期内上映,而是一部在9月18日上映已有半个月的老片《731》 成为了国庆期间的亚军,更恐怖的是,连上座率高达16.8,位居国庆档第一。可即便其表现已说得上是强悍如斯,但也依旧没能奔着30亿的目标去。因为从最爱这部电影的四线观众占比来说,比起之前类似影片往往能够有着过半的中年观众,但这部电影的中年观众占比仅仅只有31%。
观影人群变化,每个年龄段都没兼顾
由于之前出现过多部票房奇迹的电影,都是因为抓住了下沉市场和中年观众的心。《战狼2》的崛起《孤注一掷》的40个亿, 都是典型瞄准了下沉市场和中年观众。于是乎整个电影创作的趋势就是不停地想往这个人群打去。确实不得不承认,此部分人的确是有着最强悍的消费能力和无限多的时间来去消磨在电影院的。
反之,曾经特别好玩的喜剧或者漫威系列的电影,都是抓住了一线城市的年轻观众喜好。票房成绩虽高,但是不至于夸张。野心更大的资本们抛弃了年轻观众,一门心思想从下沉市场里面转一把,但没想到下沉市场被短剧夺走了目光。在家里被窝唾手可得就能够看到好玩有趣刺激过瘾的东西,何必还要花钱出门看到一而再再而三总是那三板斧?不是诈骗就是主旋律。
今年的国庆档表现就是很混乱,像《浪浪人生》有点像是之前的喜剧电影黑马既视感,但又不忘记还要掺杂原生家庭闽南文化特色,搞得不伦不类。《震耳欲聋》又想更年轻人贴近走口碑线,又想在下沉市场里面找到社会共鸣,然后两头没讨好,再加上上映时间和排片不利导致了票房差强人意。总而言之,拍电影的就是想着既要又要,可既做不到,又做不到。最后电影越来越差,让人们去电影院的动力也越来越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