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媒婆和师爷都被称为下九流职业?

浩潜评历史 2023-06-11 05:28:12

生活中“三教九流”这个词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个贬义词,有时还会听到这样的评语“你这个人真不入流”,但其实很少有人能说清三教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教九流”这个词语出自《云麓漫钞》:“(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古时候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来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简称儒、释、道;九流指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其实“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汉朝时并不含有贬义。自从唐人撰《春秋谷梁序》时,把“九流”“异端”词语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当时正处于迷信昌盛的阶段,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就含有了贬义。

儒教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直到今天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指导原则。其中“教”就是教育、教化,“儒”这个字,原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

所以“儒教”就是儒者们对贵族或者百姓进行的指导和教育。比如孔子持有的“因材施教”观念就非常好,就是说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对待任何学生都是一个教法。

儒教的这种叫法是从南北朝开始的,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把儒教推崇到至高的位置,隋唐时被定为国教,到宋代道教的核心理念逐渐形成了固有的理论体系。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继承了先秦时期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优化,完善成为与现代融合的宗教。

秦始皇不就是派人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入海求取仙丹,虽然没有找到仙丹,但也挡不住后人对修道成仙的追求。道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比如有名的庄周化蝶,说的是有一天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所以道教追求的是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佛教从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经历魏晋南北朝在民间扎下根来,隋唐时代达到鼎盛才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与学派。

如今大家都爱读的《金刚经》与《心经》,就是佛教的经典。“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所以又被称为释教。

佛是“觉者”的意思,宣说佛是开悟的人,人是未开悟的佛,所以众生平等是佛教的主要思想。比如苏东坡与僧人佛印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问佛印:“在大师眼中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佛印说:“在贫僧眼中,施主是金身如来佛。”苏东坡听后很高兴,但是他见佛印胖墩墩的就打趣他说:“在我看来,大师就是一堆牛粪。”佛印听后没有感到不愉快,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所以我们曲解了很多佛教倡导的观点。

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范围圈,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球也如同一个小村落,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取长补短,才是我们中华的真正精神。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至于上中下九流之说,则是源于《七略》,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

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之所以用‘流’来形容,实际上是把社会形式比喻为水。无论山河如何变化,水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能展现自己的意志,就是和而不同的意思。

而小说家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系统的理论,因此不太受世人重视,所以不被编入“九流”之中,只能称做“家”。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道法自然就是道家所提倡的主张,常见有的字画上写着“上善若水”就是提醒自己修身养性为主。

墨家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吝于做低层的劳动工作,但由于过分主张“事天”“尊鬼”,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日后发展不大。

商鞅变法是法家有名的代表,主张以法治国,不但使秦国国力强大,并且形成完备的法制体系,让我们如今建立法治社会也有据可依。

名家强调名与实相符,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类似现在的辩论。因为多辩论的是哲学问题,所以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背负着“诡辩”的恶名。

阴阳家主张宇宙万物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汉武帝罢黜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部分被道教所吸收,阴阳家从此便消失了。

纵横家指的是苏秦与张仪的“合纵”与“连横”策略。所谓“合纵”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连横”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没有苏秦与张仪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纵横家。

杂家主张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吕氏春秋》就是有名的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农家就是种庄稼的技术,古时君王大多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没有被秦始皇给烧了,但后期君王比较重视商业,农家就不在那么重要了。 

知道了正统的“九流”,那“不入流”是指什么呢?其实随着时代发展,“九流”还有另一种职业分类。那就是“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说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说的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说的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差役)、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不入流”原来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是“下九流”的工作,上不了台面,后来指社会上的各类人,你知道了吗?

0 阅读:17

浩潜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