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战犯”卫立煌返回大陆,为何惊动六大将领一同设宴?

白菜历史 2022-07-26 15:42:48

1955年的北京火车站,提着瓜子果仁小童觉着今日不正常的很,往常也有人,却没有这么多过,有些看着不像是来接人的,倒是像凑热闹,他心生好奇,跟着人流不断地往前走,眼前站着的几人让他明白,为何大家都要聚在这里了。

被人群包围着的正是我们的周总理和朱德等几位元帅,他们亲切地和最前头的群众交谈着,有人出声问道:“您几位也是来接人的吗?”

周总理冲他点了点头,“对,接一位老朋友。”

什么样的大人物能让周总理和几位元帅亲自来接?直到火车缓缓驶来,一个头不高的中年人从车上走了下来,激动地握住了周总理的手。

此人名为卫立煌,可是上了我党“战犯名单”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和周总理为何谈得上老朋友?这样一个“战犯”值得我党如此隆重地迎接吗?围观的群众们对此也颇为好奇,不如让我们来讲讲卫立煌这个国民党“战犯”的传奇一生吧

革命者

卫立煌作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是唯一一个非黄埔出身的将领,他的功勋是靠一场场悍战搏出来的。

1897年,卫立煌在安徽省的一个小乡村出生,家中虽是清贫度日,但胜在安乐。可惜卫立煌八岁那年,瘟疫横行,身为田赋官的父亲在工作时,不幸感染。瘟疫的可怕即便是医学发达的现代都望而生畏,更何况在那个医疗水平落后的时代,感染了瘟疫的人都要被带走,死后集中焚化。

父亲去世之后,家中的生计便全都落到了兄长卫立炯身上,卫立炯对卫立煌的学习非常重视,即便家境贫寒,依然供着弟弟读书,卫立煌也没有辜负了兄长的一片苦心,学习十分勤奋,平日里也很喜欢写诗填词,阅读一些典籍史册,为他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文化基础,卫立煌不是个只会打仗的武将,他有自己的是非观和思想。

15岁时,卫立煌剪去了代表着封建禁锢的长辫,在哥哥卫立炯的指引下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参加了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成想辛亥革命的胜利成全了袁世凯一人的私心,卫立煌和兄长只好再次回到家乡。等到第二次革命在全国兴起,卫立煌再次加入到了群众的武装队伍,但不幸的是,他们被袁世凯派兵镇压。

接连两次的革命受挫并没有打到卫立煌的自信心,他决定弃文从武,培养好自己的军事能力后在继续革命。于是,卫立煌报名了湖北陆军学兵营,在学兵营待了一年多,经历了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后,他的知识储备、军事理论、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结业以后,卫立煌没有选择去加入北洋军阀,而是决定南下去投奔参与革命的表哥宋世科,经宋世科推荐,卫立煌成为了粤军旅长吴忠信的随行副官。吴忠信和蒋介石曾是同窗好友,又同在粤军担任职务,常常有所走动,卫立煌和蒋介石最初相识也是因此。

在吴忠信手下干了一年后,吴忠信有心提拔他,正好碰上孙中山先生回国,准备重新组织革命队伍,在广州成立了新政府,吴忠信便趁此用人之际,将卫立煌介绍到了孙中山先生当警卫。

从副官到警卫,这次的降职对卫立煌而言,究竟代表了什么?

知遇之恩

所谓的警卫、副官不过是个称谓,在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大人物身边工作,表现好了前途不可限量,这也是卫立煌的一次机遇。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他的政治思想和为人处世是常人望尘莫及的,卫立煌在他身边工作也学习到了很多。

担任孙中山先生警卫的这段时间,卫立煌更加明白了中国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中国人为什么要革命,我们反抗和斗争的主旨是什么,革命者是在为何而战,心中所有的迷茫和疑惑都在孙中山先生这里得以解惑。卫立煌的革命思想落到了实处,他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拥护者。

从广州发起的“护法行动”失败以后,卫立煌被调离前往其他部队参与作战,他出色的军事能力在一场场战斗中展露出来,职位也一路连升,从排长到团长,是他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实打实的战功换来的。

在东征胜利后,卫立煌和孙中山先生再次相见,孙中山先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警卫员,如今已经是能带兵打仗的军中团长了。孙中山先生对卫立煌有知遇之恩,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引导,卫立煌才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这次相见后不久,孙中山先生就病逝了,卫立煌尚未来得及为中山先生做些什么,伟人便溘然离世,但伟人的革命精神和政治理念不会消亡,卫立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之中。北伐战争的炮火打响后,卫立煌分别在永定、松口两次战役上立下战功,不到三十岁便升到了师长的位子。

因为北伐战争的存在,国共两党共同合作,很长一段时间里维持着友好关系。北伐战争也是基于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而发起的革命斗争,卫立煌早期跟随孙中山先生,以孙中山先生为纲领,先生去世后,便为先生建立的国民党鞠躬尽瘁。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蒋介石的管理下,国民党逐渐脱离了最初的建党初衷,走向了为人民群众喊打喊骂的道路。

立场之争

1927年,北伐的战场上,两党战士和北洋军阀打得不可开交,蒋介石却在这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老蒋的心太野了,想要一举将共产党和与他不对付的国民党左派吞吃掉,短短三天我党失去了三百多名革命同志,国共彻底瓦解,国民政府分家。

蒋介石搞得这一出让北伐军也失去了大量兵力,本来被打的节节败退的孙传芳抓住了这一时机,向南京发起了进攻,卫立煌接到上级通知,让他率领部下赶过去救援。

国民党刚分家,正是看站队的时候,此时的卫立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兵力,是否出兵救援南京全凭他自己心意,就算他不去,随便找个理由,国民党两派闹得凶残也没人管他,可南京有中山陵,只此一条,就注定了他不会视而不管。

接到命令后,卫立煌立刻整顿军队,亲自上阵,率领部下在沪宁将孙传芳的部队截杀,而后直奔南京,将围困南京城外的军阀兵全部清扫,孙传芳见到卫立煌如此凶残的打法,心知大势已去,仓皇而逃。卫立煌一战成名,被蒋介石纳入麾下,成为了他的“五虎上将”之一。

蒋介石对卫立煌这位手下大将十分重视,因为卫立煌不像其他四位上将出身黄埔,便特意让他去北平陆军大学进行了一年多的特别培训,让卫立煌在军事方面能够更上一层楼。完成陆军大学的进修后,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卫立煌成为了围剿共产党的主力军之一。

卫立煌的军事能力真的非常优秀,在与我军的几次交锋下未有败绩,面对强悍的立煌军,我军选择了避其锋芒,一时间卫立煌名声大噪。可蒋介石却并没有因此开心,相反,他开始忌惮起卫立煌。

卫立煌非黄埔出身这一点,让他注定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五虎将”中的虎将卫立煌也因此得了个外号—救火队队长,意思是蒋介石只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时,才能想起手下的这位将领。

卫立煌对中央红军的打击不仅是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还因为他不了解共产党,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蒋介石将所有的围剿共产党的行动都称为“剿匪”,至于这“匪”到底是不是匪,卫立煌没有在意过。

可随着双方的交锋、民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卫立煌渐渐发觉到,共产党这批人,他们的理想和信仰,就像当初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一样,共产党不是山林中的土匪,他们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新一批的革命者。

高举革命的旗帜

日本举兵侵华,蒋介石被迫同意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卫立煌主动请缨来到了华北战场,并在南口、韩信岭等多次战役中,带领军队击毙了数万名日军,给了敌人一个猛烈的反击,其出色的军事能力连敌军将领都不吝赞扬。

正是因为有了抗日战争的合作,卫立煌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共产党,抗战期间,他还曾前往延安,拜访了朱德、周总理等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当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有了一致的敌人时,卫立煌的国家大义也受到了周总理等人的认同,并结下了友谊。

在得知八路军枪支弹药的等军事物资十分紧缺之后,卫立煌不顾蒋介石等人的施压,从西安的军器库中调了一批枪械弹药送往延安,这批军械可不是个小数目,整整一百万发子弹,二十五万枚手雷,西安的整个军械库都空了大半。连身边的亲卫都忍不住劝他认真考虑。但卫立煌却说,“抗日期间,分什么国民党、共产党!”

全民抗日,谁还有心思想什么党派之争?还真有,蒋介石啊。得知卫立煌的所作所为后,蒋介石便对他升起了疑心,派人秘密调查了卫立煌,却没发现他有什么“通共”的行为,没有抓到卫立煌的把柄,蒋介石只好作罢。莫名其妙给其他国民党将领留了句,“卫立煌此人只会打仗,毫无政治头脑”。

蒋介石既对卫立煌已然生了成见,便怎么瞧他都不顺眼,在1941年卫立煌的一次作战失利后,蒋介石借此收了他的职位,卫立煌没了职务后回到了老家,亲自照顾自己的老母亲。周恩来总理听说此事后对卫立煌十分歉疚,可卫立煌却表示自己在老家享几天清闲日子挺好的,蒋介石冷落他一时,但早晚用得上他,届时还不是要将他请回去。

果然不出卫立煌所料,没过多久,抗日战争步入尾声,蒋介石再次发起了反革命,派人将卫立煌从老家成都接了回去,任命他为东北地区的“剿匪”总司令。但如今的卫立煌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蒋介石手里额外要了五个军之后,带兵前往东北战场。

卫立煌作为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主力军,很少发动战争,蒋介石安插的眼线将他的不作为报告给了蒋介石后,卫立煌都以时机不到、养精蓄锐等理由搪塞了。直到1948年,蒋介石命令卫立煌派兵支援锦州无果,决定亲自飞往沈阳指挥作战,一路上破口大骂卫立煌和他的东北军。

卫立煌早已看出共产党深得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早已陷入必败的局面,而卫立煌在东北战场的不作为也推动了我军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辽沈战役后,蒋介石以“通共”的罪名通缉了卫立煌,卫立煌为了躲难,只好带着家人逃到了香港。

1955年,在妻子韩权华的帮助下,卫立煌和我党取得了联系,得知了我党愿意接纳他的想法,毛主席的致电也让他对自己的“战犯”身份释然。回到北京后,卫立煌被中共中央委任为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半生戎马,终于在新中国安了家。

1960年,63岁的卫立煌难抵心脏衰竭的痛苦,溘然离世。

结语:

卫立煌一步步从寒门子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即便面对整个国民党内部的腐烂,他仍旧坚持着自己的革命初心,早期因为对共产党的不了解,导致他在为蒋介石的效力伤害了许多我党同志,这也是他上了“战犯”名单的个中缘故。

对此卫立煌也一直十分愧疚,在收到我党的邀请后,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得到了共产党的原谅。他固然识人不清时,犯下错误,但胜在意识到蒋介石的洗脑后,立刻摆正了自己的立场,抗日战争中给予了我党极大地帮助,为打击日军做出了突出贡献。

8 阅读:4434
评论列表

白菜历史

简介: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