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40万投资者上百亿,给自己配12名秘书,昔日河北首富终锒铛入狱

白菜历史 2022-07-27 09:20:21

2019年5月18日,一位身着西装的老人做好了一切安排后,来到了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投案。裕华分局的警察见到这位年过花甲的人前来自首,经过仔细盘问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巨额诈骗罪犯首恶,曾经的“非主流”河北首富和全国出名的慈善家,光秘书都有12名的卓达集团的董事长杨卓舒。

这让人不禁要想,大名鼎鼎的昔日首富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呢?

童年悲苦,家境贫寒受欺负

杨卓舒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的普通教师家庭,本应该受到良好教育的他却有一个悲苦的童年时期。在杨卓舒很小的时候,杨卓舒的父亲遭受冤屈,杨卓舒的母亲和他本人也受到牵连,财产耗尽家徒四壁,经常吃不上饭。

上学的时候,杨卓舒还经常莫名其妙地被自己的同学拖到角落里羞辱打骂。被殴打辱骂之后,杨卓舒无处倾诉,即便是回到家里看到每天焦头烂额为自己的父亲而到处奔波劳碌的母亲,他也不忍心开口向母亲诉说自己的遭遇,害怕为母亲招来烦恼。

因此杨卓舒自小就深刻地感受到收到欺辱和贫苦饥饿的痛苦,即便在几十年后成了富翁的他,依旧对童年的时期记忆犹新。尤其是好心人施舍给他们母子肉吃的经历,让他每每回想起来都是热泪盈眶。

那是杨卓舒母亲带着杨卓舒到小饭馆的时候,本想着如往常一样将就一顿。可是,隔壁桌的客人有酒有肉的,把只吃馒头咸菜的杨卓舒羡慕得口水都止不住地流。杨卓舒这个样子,让隔壁桌的客人生出了恻隐之心,特意地为他夹了满满一碗肉,放在了正在吃馒头咸菜杨卓舒母子的桌子上。杨卓舒母亲十分感动连连道谢,自己舍不得吃一口,把肉全都给了杨卓舒。

那碗肉成了杨卓舒一生中吃到的最好吃的肉,也是他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有钱真好”。

酷爱读书,幸运恩师教导终成才

穷且益坚,杨卓舒一家都是爱书如命的人,即使是生活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杨卓舒的父母都没有想过将书卖掉。他们始终相信生活中的困苦只是一时的,而知识富有是无穷尽的。在父母的影响下,杨卓舒从小就喜欢读书,四大名著他看了个遍,尤其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杨卓舒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长大一点的杨卓舒经常逃学打架,成了一个“问题学生”。虽然是“问题学生”,杨卓舒却每天都要带着《三国演义》去学校,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他就自己埋头翻看起来。作为课外读物,学校不允许学生不好好上课,却在看课外书,否则就会被没收。

到了五年级,杨卓舒像往常一样课堂上偷看课外书,被自己的老师抓到了。本以为老师会把书本收走然后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出乎意料的是,杨卓舒的这个老师并不像之前遇到的那些人一样打骂自己,反而还温柔地和他讨论起书里的内容来:“杨卓舒,这书里的人,你最喜欢哪一个呀?”

杨卓舒一见这情景,便和老师侃侃而谈起来:“我最喜欢曹操。曹操有谋略有胆识,很多人都愿意追随他。如果有机会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见到自己的学生兴趣上来了,杨卓舒的老师变循循善诱,鼓励杨卓舒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

这番谈话让杨卓舒心头一阵暖意,由于家庭原因,杨卓舒遇到的老师同学都认为自己是“罪犯的后代”,一直都没有好脸色,他自己也“破罐子破摔”地成了“问题孩子”。直到这位老师的出现,就像在杨卓舒寒冷阴暗的心里点燃了一把火,如此温暖,也成为了他成长的动力源泉。

杨卓舒时时刻刻都在回忆这个老师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诲不断地支持着杨卓舒前进,成了整个班级学习最用功的一个。等到高中毕业之后,趁着全国恢复高考的机会,杨卓舒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河北师范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新闻工作,四处奔走另生想法

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之后的杨卓舒被分配到了石家庄日报报社,做了一名记者。刚进入职场的杨卓舒有用不完的精力,为了获得新闻的第一手资料,哪怕是在偏远的地方,杨卓舒每次都会第一个冲到现场,采访完之后紧接着去下一个。这样的生活中让杨卓舒每天都在四处奔走,等到下班时,他早已经精疲力竭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睡过去。

起初,杨卓舒接触的都是没有价值的新闻,还能例如邻里之间的矛盾,夫妻斗嘴引起的家庭纠纷,其他偷狗丢猫的琐碎小事。这些事情每天都要发生几十起,整天要跟这些新闻的打交道的杨卓舒是又烦躁又无奈。尽管如此,杨卓舒还是尽职尽责地冲在最前面,他的努力和工作成果也被报社看在眼里。

1977年,年龄只有26岁的杨卓舒被调到,任命为河北日报发行处的副处长。可以说年纪轻轻的杨卓舒就成了处长级别的人物,已经是成功了一半,杨卓舒自己也比较满意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就这样在这个报社干了整整十五年。

本以为杨卓舒会在新闻这个行业干一辈子,直到199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杨卓舒的心开始蠢蠢欲动。身为信息行业的工作人员,想要掌握政策的第一手资料是很容易的事情,杨卓舒生性并不安于现状,每天两点一线枯燥单调的工作让他已经感到厌烦和疲惫。

当时国内的房地产正在做一个巨大转变,从计划分房到商品房的过渡的时期,杨卓舒经过多方面的信息分析,他发现了这中间的巨大市场和超高的利润空间!这样的发展前景,让杨卓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想法决定转行,进军商品房市场。

成立公司,空手套白狼

时代更迭总会出现很多风险和机会,计划房的时代结束让已经存在一些产业成了泡沫,而商品房的前景更说得上是渺茫并且风险很高,大多数“有点理智”的人是不会进军商品房的。然而,杨卓舒便是“不理智”的人,他毅然决然地决定投身于商品房市场。

仔细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杨卓舒不顾众人的反对,辞去了河北日报报社的工作,下海经商。1993年7月,杨卓舒拿着自己十几年攒下的钱,利用自己长期做采访积攒的人脉借债筹备好资金来开办了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公司,名叫河北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刚一成立,杨卓舒没日没夜地忙活起来了。他先是将自己的资金买下来三十多亩地,地皮买下来了,钱也基本上用完了。那盖房子的材料和工人费怎么办呢?杨卓舒心下一想,找到早就联系好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我先付定金,等到房子建好出售完,再把尾款不上,成吗?”供应商与杨卓舒早就认识,也很相信他,便同意了。

材料方面稳定了,施工工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随后几天,杨卓舒都在为这件事而发愁,就在这时他萌生出一个想法:把朋友的二手车借来做担保。想到这里,杨卓舒便召集工人向他们讲述了自己规划,并承诺房子建成卖出后,会将工钱给大家足额发放:“如果大家伙儿不放心,我把我的车子做抵押。”工人们看到已经开到工地上的车,许是考虑到对方把车都做抵押了,应该是跑不掉,便同意了。

大后方安排妥当后,杨卓舒又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房子定价的问题。当时的河北别墅产业均价基本每平方米2000元以上,而杨卓舒却不按照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来定价。不但如此,杨卓舒定价还比均价要低百分之二十五。敲定价格后,杨卓舒凭借着自己先前的工作经历,向报社借了报刊上的一版广告版位,免费给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打起了广告。

这让人不禁要想,建造别墅成本不低又以低于行业平均价格出售,这不是要亏本吗?杨卓舒的如意算盘打得是文字游戏,“以卓达别墅的名义出售商品房”,因此这种定价非但不会亏本而且还会赚取暴利。

果然,广告发布没多久,“卓达别墅”瞬间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被广大群众所追捧,纷纷来到卓达公司的售楼处订购房产。或许是考虑到自己的公司运营模式,也或许是害怕消费者反悔,杨卓舒采取了早期的期房销售方式,让买房者出一部分定金,等到房子建完之后再付尾款交房。这样即用定金套牢了消费者,又能缓解工程款的紧缺,可谓是一石二鸟。

消费诚信,欺诈手段逃制裁

靠着这样的手段,杨卓舒不到半个月就敛财高达4500万的资金,轻而易举地进行自己的工程。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卓达别墅”正式开盘。这一下让支付过定金的消费者们瞠目结舌,本来心心念念的廉价别墅,竟然成了商品房。

这些人瞬间明白自己被骗了,商量好了前往卓达的售楼处讨要说法。到了售楼处见到杨卓舒时,杨卓舒却笑意盎然丝毫不害怕:“我们是卓达别墅公司,从来没说自己卖的是别墅啊。”

这番操作着实让消费者们没有想到,一个个只能自认倒霉还要把合同约定的尾款掏上。一是没有真凭实据,二是当时的那个年代消费者维权的意识普遍都低,被杨卓舒欺骗的人们都是认栽也不发声,吃下这贪便宜的哑巴亏。可以说,杨卓舒通过欺诈手段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却没有得到惩罚就已经注定了杨卓舒日后的绝犯罪行为和下场。

赚了钱后,杨卓舒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将工钱支付给建筑工人,而是扣押下来投入到扩张的工程中去。长此以往,工人们日渐发现了杨卓舒的真面目和他画的“大饼”永远没有兑现的可能。

于是,等到杨卓舒再来工地视察工程的时候,情急之下的工人们决定向他讨要工资。杨卓舒这时如同往常一样,前来工地。刚到地方,工人们就将杨卓舒团团围起来,索要工钱。可杨卓舒还是像之前那样顾左右而言他,不愿意支付,群情激奋的工人们越说气愤,也越来越向杨卓舒逼近。

跟随杨卓舒而来的保安见势不妙,立刻上前驱赶,这么厮打拉扯之间,杨卓舒手下的一名保安将一名讨薪的工人打伤,送进了医院。杨卓舒得知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还专门医院看望这个被打伤的工人。一见到假仁假义的杨卓舒来,这个受伤的工人心中气愤难平,直接拿起旁边的饭盒砸向了杨卓舒。杨煮熟躲闪不及,被饭盒打了鼻子。

经过工人一闹,杨卓舒将承诺的工钱发给了工人们,事情也就作罢了。这件事之后,杨卓舒就变得格外小心,还专门雇用了十个保镖贴身保护自己。自己走到哪里,保镖就跟着杨卓舒到哪里,形影不离。

抵押投资扩大,文化教育包装自己

完成了初始资本的累积,杨卓舒开始扩张规模,并且将手伸向了商业、文化、市政建设、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先后创建了北京卓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北京卓舒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卓达大学等,并在呼伦贝尔和三亚都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规模扩展得厉害,资金不免会出现问题,杨卓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把在建的房子作为抵押,来换几百万的建筑材料。而后杨卓舒用同样“抵押”的手段,换来了大把的物资,不到一年时间货值都达到了几个亿。换句话说,杨卓舒这种不负责任的交易方式,在当时竟然异常成功,并且还赚得盆满钵满。

短短几年,杨卓舒旗下的房地产公司,营业额都有几十亿人民币。除了房地产,杨卓舒在教育产业上的口碑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到了2001年,最为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杨卓舒的净资产,并且连续四年,蝉联富豪排行榜前20和河北首富的地位。顶峰时期,杨卓舒给自己配备了十二位秘书,几十个保镖跟随,每次出行都声势浩大,引人夺目。

事业稳定之后,杨卓舒开始著书立说,并从事慈善行业。在当时众多热心公益慈善的企业家中,杨卓舒是捐款比较多的。只要遇到天灾人祸,杨卓舒都会捐钱捐物。2001年,杨卓舒得知石家庄一个得了白血病孩子的遭遇,慷慨解囊捐助了三十万。

2015年6月9日,河北沧州市警察薛永清和袁帅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牺牲,杨卓舒听闻事迹潸然泪下,向两名牺牲的警察家属捐了五十万的慰问金。在杨卓舒产业发展几十年来,先后投入了几千万元在儿童和学生的教育事业上,帮助了很多失学以及即将失学的孩子重新进入学堂。

玩火自焚,骗局终被揭穿

当然,杨卓舒不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他开始了新的计划——太阳城。为了给自己打造声势,杨卓舒就让这12位秘书每天四处奔走递交文件,营造出一副业务繁忙的样子。在新闻媒体上,杨卓舒更是大言不惭地说出自己的“太阳城计划”,到处推广宣扬自己的企业能为七百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和住房。

杨卓舒这么做并非为了慈善,而是又要玩一手“空手套白狼”的诡计。很快,杨卓舒的项目得到了河北省政府的重视,并帮助杨卓舒在银行贷款,投入到了“太阳城”。除此之外,杨卓舒还利用卓达公司在社会上散布消息,出台政策,宣称:“但凡把钱投资卓达公司,都能得到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红。”

“赚钱”的消息总是传播得飞快,靠着河北首富的名号,杨卓舒的卓达公司在短短三年的时候聚敛了数百亿资金。看到人们的狂热投资行为,杨卓舒依旧不满足。而且,所谓的“太阳城”计划并没有杨卓舒设想的那样顺利,原来杨卓舒为一个名叫纪勇的人做担保,开发一种耐腐蚀不怕火烧水淹的新材料。

为了这项技术,杨卓舒疯狂地投入资金,再加上“太阳城”项目同样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很快卓达公司的资金链开始断裂。杨卓舒又想通过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手段进行周转填补,可漏洞越来越大,资金链又接二连三地断了。

自知已经回天乏术的杨卓舒看着每天上门讨要本金的人,陷入深深地绝望,他自己也从河北首富的神坛跌落,成了政府和社会都榜上有名的失信人员。知道大势已去杨卓舒,决定收手,带着自己的儿子走向了石家庄公安局……

结语

2019年11月27日和11月28日,石家庄裕华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杨卓舒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巨额经济罪案,冻结卓达房地集团涉案股权四十八项,项目四十四个,资产超过四十多亿。杨卓舒父子两个的最终判决没有公布,但是杨卓舒本人已经身患肝病,想来时日无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联想到杨卓舒的经历和发家史就可以看出,他最后锒铛入狱是必然的。从杨卓舒的第一桶金开始,他都在消耗自己的信用,通过欺骗的手段一路至今。虽然他从不吝啬于慈善事业,可在他捐助的钱财背后是无数被他欺骗的人悲苦。所幸杨卓舒最后幡然悔悟,前去自首,面对他的也是无穷无尽地偿还自己所欠下的债务。

8 阅读:1190

白菜历史

简介: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