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快递是怎样的?朝廷有驿站,百姓有镖局,还有专门跑腿的

书桃寻史 2022-10-05 16:09:03
前言

现如今的时代网络快递等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今的人们传递信息与物品不再需要借助鸽子、烽火、人力、镖局,人们拥有快递这一方便快捷的途径。身处北方的人们,不必行千里,即可吃到南方的特色美食。国内的我们不必漂洋过海也可以吃到外国的美食,赠与朋友的书信物件等也不必相隔几里几日方送到。

当我们坐在家中,一边拆着快递一边吃着。从网上购买的美食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古代人他们的快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众所周知,快递的主要性能就是传递双方所需的信息,物品,能量等,而古人的手传递的内容大概是慰问亲人的书信,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特色的美食,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或者是贺礼,亦或是一份战报等等。古代的“快递员”类型众多,从古至今多年演变才发展成如今的快递。

一、朝廷中的正规快递员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代的快递员不仅仅存在于民间,而是在官场上就有这样的官职。当快递员变成朝廷中一个官职,会有什么奇妙的效应呢?

朝廷中的正规快递员究竟有什么叫法?

古时的快递员有非常多的叫法,最早在商朝时,就有驿站专用的马匹名为“驲”来作为快递这一制度。信史可考的快递在古代周朝时便出现了,在周王朝时,朝廷设立了一个名为“行夫”的官职来主管此类工作。古时人们最多的就是步行来进行快递,所以快递员还有一个叫法叫作“健步”。

《资治通鉴》注称,“健步,能疾走者,今谓之急脚子,又谓之快行子”。

现代的快递员与古代的邮差大同小异,在秦代被叫做“轻足”,汉代称为“邮人”“驿足”,到了宋代叫“递夫”,明清叫“驿夫“。在那时仿佛步行的速度就是一个快递员能力素质的最好体现,《隋书》上记载,陈末隋初有一位“投递员”,“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随着时代的变迁快递员的称谓变了又变,但永远无法改变其中的本质。

朝廷中的正规快递员究竟有什么快递方式?

在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火车的,古代人们快递的方式就非常的“原始”了。古代最主要的快递方式之一是徒步运输,就是快递员凭借自己的双脚去传递事物,这成为了古代人们最原始也最常见的方式。

而除了步行这个最简单的方式之外,古人还用他们的智慧发明了用车马运输,以及水运等方式。在隋唐时期,大运河开凿,水运的发展更加的迅猛,不仅在隋唐时期方便了当时的快递,也对后世的运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李唐玄宗时期,全国上下一共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包含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可见水运是古代朝廷心目中较为看重的运输方式。

《延禧攻略》中讲福建到京师有千里的路程,如果走陆路的话,等到了京城荔枝色香味全无,走水路的话,用上一月就可以到京师。可见水路一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速度,二则可以免去路途颠簸如果运送的是食物,或者是珍贵物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亦可见大运河的益处流传很久,也可以看出水运的优势。

虽然步行普遍,水运顺畅,但总有山高路远河流到不了的地方,这时就要提到一个较为奢侈的快递方式,用马匹进行运输,这种快递方式大部分都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的。

首先就是马匹的要求,要想要日行千里就需要好一点的马匹,而名贵的马匹是寻常人家负担不起的;其次如果路途遥远中途还需要更换马匹,更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杨贵妃当年的荔枝便是一骑绝尘来到长安的,足以见得马匹运输的迅速和奢侈。

朝廷中的正规快递员究竟有什么政策要求?

我们如今快递员的标配好像是统一的公司制服和公司的配车,而古代的快递员也是有自己的制服的。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韝云”。

而在古代不同朝代的快递员的制服是不同的颜色,秦代是黑色,汉代是红色,虽然现代人对古代的快递详情没有那么多了解,但足以在这些事上看出朝廷对快递的重视。

现代人有快递点,而古代有“邮”“亭”“驿”等等,“五里一邮,十里一亭”。此类机构的建立更加迅猛的加速了快递的发展,他们为快递员提供了休息休整的地方,也提高了快递运输的效率。

在古代的快递业,不仅有食物珠宝,丝绸玉器等,还有朝廷的命令,紧急的文书,秘密的战报,所以历朝历代对快递运输极为严苛;无论是从快递运输的时间、快递运输的保密性,完好性。

所以古代有非常多的政策法案来对快递员的行为约束,因为他们运输的很有可能就是大将军的前线军情。如果延误了,弄丢了那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二、民间的快递员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快递业务不仅仅服务于官家以及富贵人家,他在民间也可以为人们所用。诗人将相思之情写于纸上,放于小小的信封中,让寄托着相思之情的信签随着寄送的车马抵达远方。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民间的组织来负责快递等业务;例如我们在影视剧等中所了解到的镖局、信局子等。

商业气息浓郁的信局子

民间的快递业的发展要比朝廷中的晚了很多,在晚清时期,商品贸易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当时沿海地区的城镇信局子的生成。

信局子主要负责运送信件,包裹;最初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大的商号,有着在全国各地的店面,而这些大的商号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商业往来,所以这些生意往来、信息交流就带动了信局子的形成。许多商号在给自家快递的同时捎带着别家的信件从中获利,于是渐渐形成“快递”这一体系,也渐渐形成了这个单独的机构信局子。

信局子仿佛就是民间快递的雏形,用各种运输工具来进行传递运输,对物品的寄送时间和珍贵程度以及距离远近来计费,人们对物品的重量倒是并没有太多价格的差异。在古时候,快递一般是由收件人和寄件人共同承担快递费用。

北方信局在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到了同治年后信局却发展非常繁盛,到了光绪年间全国有大小近百家信局。可见古代快递业的发达程度。

《清稗类钞》记载:“有自同治初,粤寇乱平,而信局之业乃大盛。”

东西南北都设立了信局,有走水路的,有走陆路的,非常着急的步行送达;大到都市,小到城镇都能送达,书信,金银物品都可以送到,按物品数量以及远近计钱,丢失会赔偿损失。

到了清末时期,政府选择像西方一样创办邮局。快递业受到了非常重的打压,民间快递业渐渐衰落,信局逐渐倒闭。

江湖气息浓郁的快递方式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或者小说文章等途径中看到镖局一词汇,在古代镖局用做收取钱财来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例如护送委托人到目的地或者护送珍贵物件,镖局又称镖行,是民间的组织,有着浓郁的江湖气息,有着自己的制度、行规。

因为镖局中都是武艺高强,各怀本事的镖师,且多与江湖中人有联系,所以很多时候办事非常方便。一些被官府盯上的江湖众人,若住在镖局,官府是不能缉拿的。一来因为镖局势力大,二来镖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会友镖局的后台便是李鸿章。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逐渐产生,镖局逐渐难以立足,就连北京八大镖局先后关闭;绵延几个时代的江湖气镖局文化最终还是没落了。

总结

快递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几代岁月的变迁,时代的变革,快递业多元化的发展,我们才能看到如今的快递业繁荣昌盛。朝廷快递业的奢侈,规矩严格,民间快递业的商务化,江湖气,都是古代快递业多年以来的重要形式,人们倚仗快递业生活,同时快递业也凭借人们的生活进行发展。

人们之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沟通,而信件、物品等等就是人与人沟通的寄托之一,而古代的快递业就是古人们沟通的桥梁 。古代的快递业促进了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那些驿马蹄下的滚滚烟尘与快递员的一身风尘终化成了历史的滚滚云烟。

0 阅读:21

书桃寻史

简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