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进京,林如海为什么要请贾雨村护送?是让他给女儿撑腰吗?

栖鸿看红楼 2024-04-19 15:00:38

黛玉进京,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于是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观点:“贾雨村是林如海安排给黛玉撑腰的,避免她被贾府欺负。没想到不凑巧(或者是贾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贾雨村被撵到远远的金陵应天府,留下小小的林黛玉任人欺负去了。”

这样的论调真叫我喷饭。咱们就从头来梳理梳理,为什么要请贾雨村护送。

据林如海说,他不是请贾雨村护送女儿,“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是顺路,而不是护送。但,真的不是护送吗?

当然是。林如海只安排了一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跟女儿进京,贾府来接的则是“几个三等仆妇”,没有成年可靠的人同行。让贾雨村跟也一起走,不言而喻,一定有护送的责任。

护送是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目的。另一层用意,是为了替贾雨村谋官。

贾雨村是离职的官员。按照惯例,这样的人还是在“后备人才库”里,有机会还可以“起复”的。所以贾政替贾雨村谋官就很容易,是顺势而为,而不是把一个白丁送入仕途。

当然,“起复”也不是每个离职官员都起用,还是要找门路的,并且要遇到机会,比如“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朝廷要“起复”,贾雨村有资格,贾政再从中帮忙,这才水到渠成。三方面缺一不可。

黛玉的读书,并不是像男孩子一样“寒窗十年”准备科考,不过是“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林如海对此并不重视。而贾雨村曾经科考,一举中第,做过几年地方官,这些经历才是林如海重视的。

为什么重视这些经历?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将来的贾雨村就可能重回官场,成为林如海的“关系网”。还记得贾蓉捐官吗?太监戴权接受贾珍的一千二百两银子,却推辞了“永兴节度使冯胖子”的一千五百两,为什么?就是因为“咱们都是老相与”,行贿受贿也要有人情铺垫。如果刘姥姥拿着一千五百两银子站在大街上喊:“给我个龙禁尉!”你看看有没有人答理她!

像林如海、贾政这样浸淫官场多年的人,当然知道关系网的重要性。所以给黛玉请老师,林如海一听人介绍贾雨村,马上就答应下来;如果是一个学富五车、但是从没考过科举、没入过官场的人来,你猜林如海会不会选择他?

现在黛玉要进京了,用不着家庭教师了,但是贾雨村这样的人才,扔掉不用未免太浪费。林如海就替他谋划了“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之路,是帮助他,也是为营建、加强自己的关系网。进京后,贾政对妹夫推荐的人才如此用心,同样也是在营建、加强自己的关系网。

黛玉进京,有人护送更好,没人护送也行;营造关系网,多一条线更好,少一条线也无妨。可是有这样便利的条件,为什么不用起来?于是就有了“贾雨村护送黛玉进京”这一幕了。

至于撑腰云云,完全是胡说。放着女儿的外祖母、舅舅信不过,却要找个家庭教师给女儿撑腰,可笑不可笑?虽然还没发现贾雨村的势利,但,只要对贾母贾政有一点儿不信任,把女儿留在身边不好吗?

把女儿送到不信任的人家,却请了只认识一年的外人来“撑腰”,林如海是怎么想的?网友是怎么想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