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的“留神窥察”:细思极恐,还是细思极暖?

晓晓读红楼 2024-04-09 19:22:42

红学专家李劼先生曾言:“宝钗之为人,细心周到,善于体察人心,实为红楼女子中难得之聪慧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钗的心到底有多细。这种“细心周到”、“体察人心”,到底是“虚伪”还是“聪慧”,是“奸佞”还是“善良”。

《红楼梦》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写贾母带着贾府一众女眷去清虚观打醮,清虚观的张道士代表众道土送来了一盘子金的、玉的器物,宝玉挑给贾母看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就说自己好像记得谁家的孩子也有这个金麒麟,这时候,宝钗就笑着回答,是史湘云有一个:

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这是说明宝钗心思特别细腻的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因为同一件事物摆在眼前,贾母、宝玉、探春、黛玉等人都在,最应该知道的人并不是宝钗,而应该是贾母,因为史湘云的金麒麟很可能是贾母娘家本来就一直就有的东西,但贾母却不记得了。其次,宝玉、探春、黛玉也都应该知道,因为他们认识史湘云更早,也和史湘云更熟,怎么偏偏他们都不记得了,最晚来贾府、和史湘云接触最少的宝钗偏偏记得很清楚。宝钗不但记得史湘云有金麒麟,还记得史湘云金麒麟的大小,一看就知道清虚观的金麒麟要大一些。连探春都忍不住感慨“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对“金玉良缘”的舆论很敏感,此处也暗戳戳地diss了一下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这句话其实也变相承认了宝钗的“留心”和“细心”是常人所不及的。

宝钗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在《红楼梦》中还有一次写到了,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写道:

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碧玉佩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宝钗点头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宝钗发现岫烟的裙子上带了一个碧玉佩,然后借机提醒了一下岫烟,和薛蝌成亲后少带一些富丽闲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宝钗得知是探春送给岫烟的之后,也马上想到了,是因为探春“见人人皆有”,独岫烟一个没有,怕人笑话岫烟,就想着也送她一个。说明宝钗也早就观察到了,人人都带着一个碧玉佩的事。

宝钗除了留心观察到别人身上带着的配饰,也会很用心地记着其他人的喜好。最典型的就是元妃省亲时,宝钗提醒宝玉将“绿玉”改成“绿蜡”。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元春把“红香绿玉”改名为“怡红快绿”这件事可能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但通过这次改动立马注意到元春可能是不喜欢“绿玉”二字,所以才改掉的,恐怕只有宝钗了。宝钗不但注意到了元春在文字措辞上的喜恶,还反应非常快,仅仅是一“转眼瞥见”宝玉起草的“绿玉春犹卷”一句诗,就立刻想到了元春看到宝玉这么作诗用词未必喜欢,马上提醒宝玉改过来。这种对他人喜好的“留心”和“迎合”力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众所周知的宝钗生日宴上,宝钗根据贾母的喜好点戏、点菜等。

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宝钗的这种对他人喜恶情感的细腻捕捉和灵活应对,一方面体现了宝钗的敏锐洞察力,另一方面也确实体现了宝钗的高情商。

还有一次,在探春的倡导下,大观园里成立了诗社,史湘云错过了第一次的海棠诗社,来做客时就想要做东办一次诗社以弥补遗憾,薛宝钗就为史湘云筹办了一个螃蟹宴,之所以要办螃蟹宴,除了可以省钱,可以解决史湘云的困窘,也是因为宝钗已经留心观察到了: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

宝钗的心思是何等细密呢,她不仅注意到了、照顾到了贾母的饮食爱好,连荣国府的其他人的饮食爱好,她也留心着呢。

除了配饰、饮食、戏曲,宝钗对周围人的生活状况也很关注,她的这种细腻和敏锐,让宝钗可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尊重和喜爱。

比如前文说的宝钗注意到刑岫烟裙子上带着的碧玉佩,其实宝钗也很细心地体贴到了刑岫烟当时在荣国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也会时常接济照顾刑岫烟。

宝钗自见他时,见他家业贫寒,二则别人之父母皆年高有德之人,独他父母偏是酒糟透之人,于女儿分中平常,邢夫人也不过是脸面之情,亦非真心疼爱,且岫烟为人雅重,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他自己尚未照管齐全,如何能照管到他身上,凡闺阁中家常一应需用之物,或有亏乏,无人照管,他又不与人张口,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也不敢与邢夫人知道,亦恐多心闲话之故耳。

随后,宝钗得知刑岫烟典当了自己的棉衣,也想着帮刑岫烟把棉衣从当铺里赎回来,这是体贴入微的关心,也是宝钗的善心。

再比如,《红楼梦》第32回写到袭人想请史湘云替宝玉做鞋子一事,被宝钗制止了。因为她认为史湘云在家里连自己的活还做不过来,并且告诉袭人:

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

宝钗是很会观察人的,从湘云的“家里累的很”、“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宝钗就能用心体会到史湘云“从小儿没爹娘的苦”。

薛蟠从江南带回来一些土特产,宝钗也会想着分送给周围人,尤其连赵姨娘那里也没少一份,以至对人人都怀有敌意的赵姨娘由衷地赞美起了宝钗,由此可见,宝钗其实也体谅到了赵姨娘带着贾环生活也是不容易的。对黛玉也是,黛玉久病未愈时,宝钗留心看了黛玉的药方,提出了吃燕窝滋补养身的办法,黛玉非常感激宝钗,两人互诉衷肠,黛玉提到了自己寄居贾府的难处,宝钗也愿意替黛玉分担,当晚就送去了燕窝,黛玉自此也彻底改变了自己对宝钗“心内藏奸”的看法。

宝钗会细心照顾周围人的生活,也会留心观察身边人,得出自己对这些人的评价。

比如宝钗就曾当着众人的面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大去”。说明,在宝钗心目中,贾母和王熙凤是很“巧”的聪明人。

比如袭人,第21回,薛宝钗与花袭人第一次单独在一起,因袭人说了不满意贾宝玉在林黛玉处梳洗过了的话,宝钗听到了,就心中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宝钗是有“留神窥察的”的“心计”在的,有这种“心计”也并不是什么应该批评的品性,这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想活得好一点就得学会的、基本的察言观色、识人用人的生存技能而已。

更神奇的是,连宝玉、王熙凤都不认识的小红,薛宝钗凭声音就知道是怡红院的小红了,而且对小红已经非常了解,有自己的评价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我们且不说宝钗对小红的评价对不对,单说宝钗对周围人的用心程度、了解程度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宝钗有一种对他人情感的敏锐捕捉能力,她能从史湘云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她从小失去双亲的苦楚;她可以从袭人的话语中,识别出她的识见和志向;她也能从与小红为数不多的接触中判断出小红这个小丫头的不简单。贾母、凤姐的“巧”与“慧”更不可能逃开她的眼睛。这种对周围人的细心观察、深刻理解与准确判断,使得宝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宝钗身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用中性一点的词来形容就是“细心”,她会细心观察到一个人身上的配饰、饮食偏好、戏曲偏好、文词好恶乃至生活境况、为人品性。

能有如此“细心”的表现,前提是宝钗的“用心”,一个人只有先“用心”了,才有可能在人前表现出“细心”来。所有的游刃有余与从容应对背后又何尝不是日复一日的“留神”与“费心”。

薛姨妈举家搬来京城,投靠姐姐王夫人,寄居在贾府,家中又有一个不省心的儿子薛蟠,单靠薛姨妈宝钗母女苦苦支撑着薛家的门楣,其实也是很艰难的。宝钗的“细心”与“用心”,在人人跟前“应候”,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求存、一种心酸、一种无奈、一种坚韧呢?

红学界对宝钗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比如本文举例说明的宝钗的“留神观察”、“细心”,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宝钗有“心机”、“用心不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腹黑”、“虚伪”与“奸佞”的表现,退一万步讲,就算宝钗“用心不纯”,她是有“巴结上位者”、“笼络人心”、“攻略宝玉”的一面,但那又怎样呢?宝钗用心照顾到了他人的喜好是事实,考虑到了别人的处境并出钱出力帮了忙也是事实,宝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拉拢对自己有用的人也没什么错啊,而且宝钗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聪明人呢?哪一个又是好相与的呢?宝钗能够拉拢他们,也是因为宝钗也为他们提供了价值啊。

所以,你觉得宝钗的“留神窥察”,是细思极恐,还是细思极暖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