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身份特殊,手机使用管理必然不一样!

军路 2024-05-15 09:45:18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军人也不例外。

由于军人的特殊身份,手机使用管理和普通人必然不一样,如果不加以约束,很有可能在无意中就暴露了军队机密。

近日,《解放军报》中就发布了这样一则报道: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刘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成功购买了一部新手机,他以为这是一次既划算又方便的交易。

然而,他的战友王排长却敏锐地指出了其中的潜在风险——废旧手机中的数据恢复问题。

虽然小刘在出售旧手机前特地恢复了出厂设置,但即使这样,手机中的数据仍然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恢复,进而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失泄密隐患。

事实上,王排长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手机回收等行业的兴起,不法分子确实会利用技术手段,将删除的信息进行恢复,从而实施网络诈骗和盗售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对于军队官兵来说,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小刘的经历并非孤例。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保密意识,随意扫描二维码、在朋友圈晒军功章、使用网约车等行为,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窃取军事机密的突破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则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手机的管理一直是部队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手机是部队军人联系亲人、学习知识、了解时事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手机的失管失控轻有可能造成失密泄密。

因此,部队手机的管理,既不能“一刀切”式的全面禁止使用手机,也不能放任部队军人随意使用手机。

面对这一问题,部队不少单位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手机管理模式。据军媒报道,2020年,第77集团军某旅在试行班长担任第一责任人的手机管理制度;2021年,某武警总队全面落实手机进班排。

那么,什么是“手机进班”?

手机不再集中存放于队部,而是交由班长统一管理。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如午休、晚餐后至集体活动前以及休息日和节假日,士兵们可以在班长的批准下自由使用手机。

为了确保手机使用的规范和安全,还设置了“黄、绿、红”三色管理区间制度。

在黄区,士兵们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与工作、学习相关的活动,如了解时政新闻、观看教学视频等。

在绿区,则为个人使用手机的私人空间,如上网购物、与家人视频通话等。

而在红区,即执勤、训练和就寝等关键时段,手机必须保持关闭状态,以确保军事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保密工作的万无一失。

通过这一创新的管理模式,部队成功地在保障士兵使用手机需求的同时,也确保了军事机密的安全。士兵们不再因为手机使用问题而感到困扰,反而更加专注于训练和任务的完成。

当然,任何管理模式的成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在这一模式下,班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在手机进班排制度下,士兵领取手机非常方便,时间自由、程序简单、阳光公开,只需向班长申请并签字即可。

手机是沟通的重要工具,现役军人同样有着与外界或家人沟通的需求,如果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如此,即会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如“账外机”的现象。

“账外机”是未经部队批准而使用的第二部手机,不仅给部队管理带来被动,同时也增大了官兵失泄密的风险,故合理满足官兵的通讯需求,这是杜绝“账外机”的根本有效手段。

手机管理历来是部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各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手机管理新模式。

总的来说,部队手机管理既要考虑官兵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牢牢守住安全保密的底线,两者并不是对立面,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当下很多单位做得挺好,我们相信未来也会更好!

1 阅读:243

军路

简介:一个聚焦军人世界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