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疗愈焦虑症、强迫症的精髓就在这句话:领悟即可康复

如是说心理 2023-03-09 14:52:02

注:焦虑症、强迫症的心理模式是相同的

一位已经走出强迫症的朋友,前段时间跟我闲谈。在聊到之前症状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他说:“我以前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呢?”。

是的,我相信很多已经走出来的朋友,回想自己以往的经历,都会有这样的感叹——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其实,并不是我们那个时候傻,而是当我们的认知和环境变了,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所得出的结论。

同样,对于我们一些来访的痛苦之所以不被亲人理解的原因也在这。因为他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就是执着的点和执着的程度不同。亲人和朋友没有体验过,自然也是无法理解的。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等我们放下那个执着再来看这个事情,就会像上面那位强迫症朋友感叹那样“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我记得我小时,邻居家的一个小哥哥送给我一个晚上可以发光的塑料挂坠。那个时候看到是多么欢喜和新奇。结果到晚上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塑料挂坠掉了。那个时候是哭得撕心裂肺,父母怎么劝都没有用。到现在还能记起那个场景。但是现在再想那个场景,就不会觉得难过了,只会想——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其实,我那个时候傻!现在不还是在傻吗?

虽然我现在不会因为一个塑料挂坠而伤心难过,但是我会为其他事情而难过。所不同的只是我的执着点变了而已。(当然,心理学对我的改变,也的确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也就是说更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了,也就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执着,所以相对来说没以前那么容易执着了。)

言归正传,这里面的“傻”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的执着,或者叫我们的习性。当我们把那个执着一放下,你就会得出那个强迫症朋友的结论——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佛陀开悟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叫:“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现在来看这句话,是不是突然觉得有点亲切呢?是不是突然感觉佛陀这句话说的真到位呢?

(推荐焦虑症、强迫症朋友去看李宏夫老师的两本书《情绪自救》和《战胜强迫症》)

放下妄想执着,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了。就像你回忆你小时候做的傻事情,感觉怎么那样傻一样!

那如何放下执着呢?

“梦幻泡影”需要你放下吗?

你若真的悟到,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一个需要放下。而是你自己“迷”了,认假为真,所以才说一个“放下”来引导你。当你真的看到它的虚幻不实,你就会发出那种感叹——我以前怎么那么傻!

那如何破“迷”呢?

大家可以从《情绪自救》这和《战胜强迫症》书中的“观息法”和“亦止法”开始。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见解。

随着我们的觉知和平等心的建立,自然就可以看到所谓“相”的虚幻性。当你真的了解到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时候,你说你还烦恼什么呢?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大自在”!

所谓的“大自在”并不是没有了烦恼,而是烦恼是烦恼,我是我,我不是烦恼。可进可退,来去自由,人生岂不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13 阅读:2619
评论列表
  • 2023-03-20 21:55

    我认为,可能觉得理解了,其实还没理解。管他理不理解,多读几遍自有益处。

  • 2023-03-26 11:31

    一切事物都是不实的存在,只是缘起,本性自空

  • 2023-03-17 15:51

    [得瑟]我佛如来都有假的

  • 2023-05-10 22:00

    放下执念,你还活个鸟?求佛求佛,求个鸟?往生极乐不是执念?说甚么涅槃究竟,成甚么正等正觉?

  • 2023-03-11 11:08

    自从得了心病以后,也一直在琢磨自已的心,发现一点身和心是相生相克的一对矛盾体。 半夜一觉醒来,这时你越想睡着的意念越强,就越是睡不觉,(身心反着干)你什么不去想或你想睡着,那就用我不想睡千万别睡着的反意念去想,就能睡着了。

  • 2023-03-11 11:21

    当一件事重复做,一句话重复念,这个信息就会进入了我们的深层意识成为一个全自动化的信息像程序一样在控制着自己的习惯。如何才能清除潜意识里不良的信息种子,人体本是一部比机器还精密的仪器,一定会有清除的办法的。希望能早日找到方法

  • 2023-03-17 15:53

    [得瑟]如来法旨要战胜强迫症?

  • 2023-05-11 00:14

    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 XIE 1
    2023-05-16 16:53

    阿弥陀佛

  • 2023-06-06 05:39

    無念,無相,無住。🙏

  • 2023-05-28 11:22

    你们这群恶毒呸替死鬼都已经被诅咒成替死鬼了

如是说心理

简介:一个专注抑郁症、强迫症心理康复知识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