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是道德的风范、人性的光辉

石中毛 2024-04-06 15:45:16

见到“利益”,能思考一下“道义”,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的体现与自身品格修持的关键。

如果平日里、口头上说“道德”,可是,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就把道德抛之脑后了,这只是“嘴上道德”。

“利益”,最主要的就是金钱、物品、权力等等。

在道路上捡到一沓钱,是占为己有呢,还是拾金不昧、归还给失主呢?也许那是一个贫困家庭的人得了急病、借来的治病钱、救命钱。反正自己捡到钱,谁也不知道、神不知鬼不觉。但是,如果侵吞了那些钱,是的,自己能凭空收获十几万;然而,自己失去的是道义、道德、人格,是得到了钱、失去了义。所以,要“见利思义”。

一个农民工坐出租车,司机见是个“农民工”、“乡下人”、好“糊弄”,就多要几块。是的,农民工“弱势”,也许多要一些钱,农民工把司机也怎么不了。但是,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人格道德的关键时刻,人的品格、就是在这些场景中体现出来。

一个医生,为了多“创造收益”,就胡乱开药、乱做手术,毁了患者的一生,病没有治好,反而给他们带来一生的痛苦。医生、医院,多赚钱了、自己钱包鼓了,但是,失去的是“大义”,做人的底线;其实,“得不偿失”。因为“道义”的价值,远远大于得到的那点“钱”。

开店做生意的,售卖假货、坑蒙拐骗;还有的不法商人,制售假货;比如,假酒喝死了很多人;等等。有句话说,“义不经商”;但是,那只是过去社会的一种偏颇说法。在现代文明社会,生意人不但要“义”,还要“守义”、“大义”,尤其要“见利思义”。有很多企业,他们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也在商业上成功了,赚了钱、也同时收获了“义”。中国和世界,这样的成功企业很多,不用多说。

一个领导干部,面对一大堆金钱,也许是下属送来的、也许是包工程的送来的;此时,是违法乱纪,还是坚守“组织纪律、党纪国法”?可能会想:自己也需要钱。可是,至少党和国家给挣一份工资吧?这就要“见利思义”;能想到“义”、“大义”、“法纪”,也许就“防腐拒变”了。

很多人面对金钱、利益,就抛去了人格、原则、道德、品格;并且,自己安慰自己:道德值几个钱,还是金钱重要·······

这只是“一叶遮目,不见泰山”;这个世界上,有比金钱、物质更值钱、更高贵的事物,那就是“道义、诚信、人格”。

道德的风范、人性的光辉,是一个真正的人、最为光彩的底色。远不是“几块钱”、能与之相比的。

但并不是说,否定金钱利益的价值;是的,金钱很重要、尤其是在“金钱社会”。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是“不义之财”,恐怕像《平凡的世界》里说的,“好吃难消化”。

古人为了“大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义”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是为了“守义”。

只可惜,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不要说“舍生取义”了,连“见利思义”都做不到。很多男人女人,是“唯利是图”、没有道义、没有气节,为了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或者,给点钱,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此,更折射出那些“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义士的伟大、崇高;他们绝非蝇营狗苟、卑鄙苟且的市井小人所能比拟。

但是,“见利思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任何人都喜欢“对自己有利”,“有利”当然是好,容易忽略“大义”。就像大汉奸李立群说的,“你说我是汉奸也好、走狗也罢,反正我现在有的是钱、有的是力量”。这说出了“汉奸们”的心理状态,因为“洋人”给自己各种“利益”,所以,就去当汉奸了、不在意“气节”了。

所以,“见利思义”是很难的,因为在“利益”面前,说不准会叛变、不能忠诚。

最好的方式,是既得到了“利”,又守住了“义”。这样的事情也有,是“诚信经营”、“求仁得仁”、走正道而获得成功。

而“为了利而失去义”是最不耻的;还有种情况,是为非作歹,既失去了利、又失去了义;就是俗话说的“人财两空”、“一场空”。

总之,“见利思义”的人和事,是“古今皆有”的;坏人小人是存在的、但是,向“好的”看齐,尽量做到“见利思义”。

0 阅读: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