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与大熊

石中毛 2024-05-20 10:54:27

森林里,一只饥肠辘辘的小熊,在寻找食物。它在森林里走着、走着,找着、找着。它嗅到一股食物的香味,循味而去,看见一颗大树下,有一块肉,就过去吃。正要吃,来了一只大熊,扑过来,用“熊掌”打走小熊。小熊打不过大熊,就只得离开了,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食物。大熊呢,得意、高兴的开始吃食物。这时,从树上射下一只箭,射穿了大熊的身体。大熊艰难、痛苦地走了几步,倒地身亡。

原来,食物是猎人放在那里的,专门用来“诱捕”、猎杀熊。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熊”共同的道理:得到了,未必是好事;失去了,未必是坏事。

在开始,大熊是抢到了食物,是“好事”;小熊丢掉了食物,是“坏事”。但之后的“事情发展”,却是大熊倒霉、小熊幸运。大熊虽得到食物,却被猎人射杀了;小熊虽然失去食物,却保全了性命。

至于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有的时候,得到某个事物,表面上看、暂时上看,是好事;但从长远看,却是十足的坏事。有的人失去某个事物,从暂时看,是坏事;但从长远看,却是好事。

这个道理,就是老子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也等同于哲学家说的,“坏事还有好的一面,好事还有坏的一面”。

看问题,要从长远看,不要从一时“得失”看。当我们失去一个事物时,不要悲伤难过,说不定是好事;当得到一个事物时,不要得意高兴,说不定是坏事。

对人生的得失、成败,能够看开、想开,不要悲伤痛苦、自己折磨自己;也不要得意忘形、狂妄自大,说不定祸事就在后面。

有两个学生,关系还挺好,其中一个考上了大学,另一个连高中都没考上。旁人都夸“考上”的那个,讥笑“没考上”的那个。这也算一种“得失”,一个得到了、另一个没得到。后来,“考上”的那个学生,因为违纪而被学校开除;当年没考上的那个学生,经过奋斗,成了一位“企业家”。这就是“得失”,得到、未必是好;失去,未必是不好。

有一个女人,同时有两个男人追,后来女人嫁给了其中一个男人。就那样,一个“得到”了那个女人,另一个男人没有得到那个女人。过了几年,女人离婚了;原来,那个女人不能生育,被婆家“赶走”、净身出户。反倒是另一个男人,早已另外婚娶,生儿育女,过得很幸福。这就是“得到了”,也许才是坏事。

所以,我们对于人生的得失,不要那么在意,要知道得到未必是好、失去未必是坏。而且,要看得“长远”。谁知道未来是怎样的。

还有,对于“他人”,他一时没有得到某个事物,不要跟着别人去讥笑他;他一时得到某个事物,也不要跟着别人去奉承他。

“山不转水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地宇宙的变化,是无穷的、难以规定的。“世事如棋局局新”,万不可以因为自己有点什么成就、得到了什么事物,就沾沾自喜、得意卖弄,笑话别人、讥笑别人,说别人“没有”。如果是这样的人、这样做和说,那就太愚蠢了。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就是有钱有势!”这种人也有,别人怎样、那是别人的事,我们管不着。但我们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得到点什么,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到处炫耀。

当不幸的人们,遭遇失败、痛苦、灾祸、疾病等等时,不要过度悲伤、不要过于难受。因为那些事物,也许是好事,只是自己当时“人在事中迷”,没有觉察发现而已。相反,正是成功、功业、权力、荣耀等等,也许恰恰是坏事,只可惜,自己认为那是“好事”,得意不已。

还有感情方面,有的青年在“失恋”后,竟有轻生自杀的。这大可不必,失去的那个女人或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不过是个“破鞋”、“二手货”,值得去死吗?放眼社会,好女人、好男人多的是,何必要在“一颗树上吊死”。许多年后,也许会觉得:当年分手,是上帝保佑,幸亏分手了。

当然,并不是说,只是失去、什么也不“得到”,而是“得到了”,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因为那也许是坏事;“失去了”,不难受、不悲伤,因为那也许是好事。强调的是这种“精神、理念、观念”,以这样的态度去“生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些,是我们主观上的“认知”,还有个更具“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天地”。“人生天地间”,人类是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无法“逃出”天地的,天地涵盖了整个宇宙。而“天道”,就是公平对待人类,这个人,这方面得到、那方面就失去;那个人,这方面失去、那方面就得到。

所以,为何要患得患失?为何失去一些事物、就要悲伤难过?眼光放长远一些,前路也许有很多更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