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和奶奶一起去上坟

百叶屋的主人 2024-03-16 15:34:39

早清明,晚十月一,每年过了正月,清明节前是我们这里上坟祭祖的时候。今天陪着和爸爸一起陪着奶奶回娘家上坟,每年两次,因为奶奶年龄大了,走路不方便,都是趁着爸爸或者我有时间的时候,骑电动车或者开车带她去。

距离并不远,大概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可是奶奶也一年回去的次数很少,前些年,每年都是爷爷奶奶坐公交车去,但是也需要步行三四公里,这两年奶奶的身体不允许长时间走路,就都趁孩子的时间,然后带她去,可能害怕麻烦,她不经常给孩子们说,总害怕耽搁孩子们的工作。

路上看到一个老奶奶,有六七十岁的样子,用一根木棍挑着礼,也是去走亲戚,就想起来奶奶的一个叔,从小记事儿的时候,他每次来看奶奶,都是步行将近十公里,挑着礼,不坐车也不骑车,那时候也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山里人买车也不容易,到后来,上了年龄,就坐一段公交车,走一段路,近年,因为身体不再允许了,也是只能看孩子们时间,让孩子们带着他来家里,可是都有局限,孩子们都有事情,每次来家里,都是匆匆一坐就走了,现在好像是更方便了,可是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感觉。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发了这样一段话,非常现实的一段话,普通老百姓的一生,当成年之后,慢慢地话变少了,不想说的话变多了,并不是不想说,而是大家都在思考,这一生坎坷,如何度过。

近两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喝酒,说起来就会两眼发红,甚至会痛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是憋不住的,每天我都会想,如果哪一天我撑不住了怎么办?后来想了想,不能撑不住,一定要撑住。

上完坟到家里坐了坐,然后待了有十几分钟,也匆匆回家。到家之后,奶奶下的饺子吃了点饺子,然后装了一些奶奶腌的萝卜干,带回县城,吃饭的时候,可以就着。其实也挺可悲的,上学的时候,即使上大学的时候,不在一个城市,我也基本上每两周回家看看爷爷奶奶,可是工作之后,在一个城市,反而回去的更少了,上学时候总说,等工作了,就时间更多了,可以多回家,可是现在呢?

常回家看看,常挂嘴边的话,可惜现在好像越来越远。每逢佳节倍思亲,却越来越成为在外漂泊人的日常,有太多的人,可能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过家了,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先不说假期,就春节买票这一项,就让一多半的人放弃了回家,一家四五口,飞机高铁票,往返就是不少的数目,但是有太多的人,有钱也买不到票。

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0 阅读:14

百叶屋的主人

简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