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化路漫漫,信用问题牵动人心——看八十年代经典电影中的农业产业化探讨

凡迪说电影 2023-06-19 15:42:30

这部影片上映于八十六年,那么它就是在八十六年前上映的,大概在八十三年到八十五年之间。

八五年一月一日,国家出台了提高乡村经济的政策,这是对新的承包土地政策的继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民营化,以此来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但是,在5-6年的发展过程中,单靠私有产权的私有化,无法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其核心是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农业技术的创新。

在这部戏里,老丁实际上起到了一个促进农艺进步的作用。不过按照故事的发展,现在的科技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真正的农业产业化还差得很远。所以,对于农村信用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业市场化还没有走上正轨,而不只是因为小农的观念,也不只是因为合同的缺失。

辛庄的西瓜能有这么好的价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其品质得到了保障;二是准予瓜农发展的土地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正当性保障;三是辛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直以来都在本县享有盛名,也就是说,很有销路。想要卖出好价钱,这三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对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站在本地农户的立场,西瓜卖得好,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户的辛勤投资;二是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扶持。他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技术上。事实上,这也不能全怪本地的农户。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农业发展基本上是依赖于土地制度的变革,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决定因素的程度,所以,近代的农业科技还没有走进农户的视线。

其次,在合同方面。“契约有什么用”,这是农耕社会伦理特性的根本反映。村民们不是按照10%的比例支付,而是按照5%的比例支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按照10%的比例支付,老丁就能得到八千多元的报酬,这让村民们很不甘心。

因为他们知道,同样的工作,为什么老丁能得到更多的报酬?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农业生产中,现代化技术的作用。而且,从道德上讲,老丁拿到5%的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反而对老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这么多的报酬感到难以接受。

最后,我们要谈的是市场。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开放,辛庄的西瓜很难再有什么好价钱了,特别是其他几个县的西瓜,品质都比不过辛庄,那辛庄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这就是八十年代中国的一大特色。

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民办个体的扶持,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市场化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抓住机会就可以获得发展,但没有一个核心的竞争力,就会被淘汰,当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这些昙花一现的市场浪潮,就会错失最好的发展机会。

0 阅读:0

凡迪说电影

简介: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