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段双向奔赴的深度关系?

老萧说书 2024-04-17 14:57:57

你是否总是忍不住怀疑,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和别人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而自己却似乎总是被排挤在外?这就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深度关系 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这本书会给你指明方向,帮你找到与人沟通、感同身受的真谛。

一、作者简介和和本书成绩

作者大卫·布拉德福德和卡罗尔·罗宾是美国的知名心理学家,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领域。《深度关系 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在豆瓣上的评分为8.2,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

二、主题介绍

内容来源于斯坦福商学院50余年经典课程人际互动(Interpersonal Dynamics),该课程为斯坦福商学院50余年经典课程,对大批企业高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十年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斯坦福MBA课程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人际关系技能(即软技能)是职业成功的基础。人是在与人打交道,而不只是与想法、机器、战略打交道,甚至不是在与金钱打交道。建立联结、培养信任、产生影响,这些技能已经成为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

深度关系对个人生活和职业成功非常重要,而这项技能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

三、主要观点

(一)深度关系的四个阶段

原书将深度关系分为六个阶段,笔者思考后觉得部分阶段有重叠,化简为四个阶段,便于大家理解。

1. 最初阶段:拥有共同或互补的目标或兴趣。了解、理解和影响对方。

2. 关系加深:加深彼此的了解与理解,开始愿意袒露脆弱,建立信任。

3. 开始复杂:随着彼此共同点的范围不断扩大,彼此认知的不断加深,矛盾冲突点也逐渐显露。开始尝试应对冲突。关系可能开始变化,不再一直深入。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会在这个阶段徘徊很久,任何一个冲突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彼此的决裂。

4. 深度关系:经过多次冲突并解决后,充分信任,彼此成就。可以接纳关系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彼此放在心上,彼此又不放在心上,关系自由而舒适。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挚友”。

(二)展示自我的”15%“区域法则

为了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关键在于让他人更深入地了解你。

通过自我披露,可以创造更多建立联系的机会,进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但每次分享个人信息时,都伴随着被误解的风险。对于自我披露可能引发的评判和拒绝的担忧是真实而存在的。

可以想象三个同心的圆环——离圆心越远,安全感越少。

中间最小的圆环是舒适区。这个区域代表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或做出的事。对于这些事情,你感到完全放心。

最外层的圆环是危险区,是你不会考虑做或说的事,因为很可能造成负面的后果。

“舒适区”和“危险区”之间的圆环叫“学习区”。对于这个区域里的事情,你不确定别人会有何反应。在这个区域内,人们通常能学到一些东西。即“15%“区域。

(三)了解对方的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你的话是他们想听的,还是你想说的?

第二个维度是,你的回应是否与对方处在同一个情绪层面上?

第三个维度是,你看世界的角度与他们是否相同?

第四个维度是,你是不是没有对他人真正关心的事情做出回应?

为了让对方听你说话,并且袒露更多有关他们自己的事情,你需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努力理解他们和他们的处境。分享自身的感受往往是比较有效的做法。但需要注意区别:认知(想法)与情绪(感受)是不同的。

认知:告诉我们“这是什么”

想法:告诉我们“这有多重要”

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必须既表达想法(认知),又表达感受(情绪)。

感受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做一个成功的领导人的关键因素。

四、对我们的启发

发展深度的人际关系,可以考虑从以下六点出发,循序渐进:

1. 真实自我的展示:在深度关系中,个体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隐藏在面具之后。

2. 袒露脆弱:双方都愿意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脆弱之处,这是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一步。

3. 信任与安全感:双方都相信彼此分享的信息和感受不会被利用来互相伤害。

4. 坦诚相待:在深度关系中,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建设性解决冲突:深度关系中的个体能够用建设性的方法解决冲突,通过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来克服分歧。

6. 为对方的成长付出:在深度关系中,双方都愿意为对方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投入时间和精力。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留个赞支持一下吧~

————————

我是 @萧恒 一个写公文的说书人

聚焦公文写作、经济发展,体制内职业规划等领域

干货输出,感谢关注

下苦功夫,共同进步

0 阅读:0

老萧说书

简介:理工身,入宫门,写公文的说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