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逐诗意下,我溯源头画中游——徒步浏阳河散记(二)

阿山的诗和远方 2024-04-25 01:42:41
徒步浏阳河,本人之前已走过了3个假期:去年五一、端午、今年元旦。今年清明小长假,我紧接着前面的行程,乘车到浏阳的天空剧院,继续沿浏阳河上行,4月6日下午到达浏阳的永和大桥,之后乘车返回长沙市区。

天空虽然老是下雨,但我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反而觉得有雨趣。沿途草木如洗,空气清新,雾中若仙境,我在画中游。

每一段行程结束后,我都以散记的形式,在自媒体上发布了图文,介绍了沿途见闻,这次也不例外。

清明节下午,我来到浏阳市高坪镇的双江村。

经过双江口引水大桥不多远,看到孤零零、冷清清的双江口水文站静立在浏阳河边上。

再往前走,双江口水电站的拦河闸进入眼帘。

据了解,双江口水电站是浏阳引进浙江民间资本建设的水电站,2004年开工,设计总装机容量1.44万千瓦。之前动工兴建的槽门滩、万家庄水电站也是浙江老板投资兴建的。去年本人沿浏阳河徒步旅行,曾经过万家庄水电站、槽门滩水电站、洪源水电站。

双江口水电站外围还建了“浏阳河诗墙”,在石灰粉刷过的白墙上拓印上了彭澜征、吴厚观、汤祥瑞等革命烈士的诗词。由于经历了长期的日晒雨淋,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浏阳河双江口文化公园就建在双江村、浏阳河左岸。双江村是大溪河、小溪河交汇处,被称为浏阳河的源头。

公园里建有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立面展示了浏阳河的发源文化和浏阳河九道湾地图轮廓及沿线的景观照片,浏阳“一条河、一首歌、一座城”的文化历史和浏阳河歌曲词曲的展示、播放、传唱情况,以及浏阳河所流经的19个乡镇的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浏阳的风云人物及英雄事迹。

把浏阳本地书法家书写的历代诗人骚客描绘浏阳河与双江口的诗词镌刻在矮墙上的或方、或圆、或扇形石碑上,长廊一端的柱子上有这样的对联:

临风把酒双江口,

踏浪飞歌九道湾,

横批:若有所遇;

一首歌将浏阳唱响世界,

一条河引世界聚焦浏阳;

横批:浏阳河

浏水荡开千顷绿,

围山捧出一轮红,

横批:不息。

河堤上专门开辟了一块巨大的立面,镌刻了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浏阳籍著名诗人谭仲池的美文《情系浏阳河》。

文化广场的楹联是:一河诗画,满城烟花;千年古县,九曲名河。

公园以文化景墙形式,在广场上半圆形的围墙内侧,镌刻介绍了浏阳市的沿革和浏阳河、浏阳城池图、民歌《浏阳河》及其来历、清末维新派人士涂启先的《浏水赋》、刘善泽的《浏水棹歌》、浏阳河水系图。

秀美的大溪河与小溪河发源自最高海拔超过1600米的湘赣边第一高峰——大围山,一路蜿蜒流淌而下,在长沙市浏阳高坪镇双江口汇合后,形成哺育150多万浏阳人民的母亲河——浏阳河,之后顺着弯曲的河道,从东北流向西南,又折转向西北,继续逶迤前进230多公里,在长沙市开福区北辰三角洲涌入湘江的怀抱。

本人站在双江口文化公园旁边的河岸上举目望去,右边是双江口拦河闸和双江电站,对面是小溪河及河上的双江口桥,左边是大溪河及河上的双江大桥,双溪合流后为浏阳河,从脚下缓缓流去。

此时正值季春的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双江口周围群山被雾笼罩着。

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一到夏、秋季节,尤其是下雨天,浏阳河双江口段的狭长水面上便会形成雾漫浏阳河的独特自然景观。对面的桥梁如虹、三角洲如舟、两河汇集的壮阔水面如海,以及三河六岸的苍翠山峦、升腾着袅袅炊烟的农舍,形成了双江口得天独厚的秀美风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远道而来,在此流连忘返。

还有不少湘赣等省美院的大学生组团来此写生,经常也有一些外地的摄影师也来这里拍个不停。

我去时,岸边公路旁的一树树樱花正盛开着,给双江口增添了别样的风韵。

经双江大桥跨过大溪河,眼看天色向晚,我打算先沿着小溪河往上游走一小段,待天黑时再在双江大桥附近找住处。

小溪河口段两侧均有小公路向上游去,公路边有数十户人家,有的开了饭店或小百货店。站在小溪河上的双江口桥上,可见傍晚的两岸颜色渐深,下游河边人家已亮起灯火,往上游看,伸过河中心的中洲岛也已灯火闪烁。

走过桥去,几分钟就可走到中洲岛。岛上有人家开了饭店,生意看来还不错,开阔地带停了不少外地开来的车,饭店里猜拳行令之声盈耳。

天已黑下来,本人打听了一下,中洲岛上没有旅馆,据说相距近两公里处有一家民宿酒店,另有一个家庭旅馆距此较近,主要是接待团队的,就在大溪河的双江大桥右侧。

于是,本人折返到双江大桥桥头,沿右岸乡村公路上行约一公里,即找到了最接近自然的家庭旅馆。

通过养精蓄锐,我徒步旅行半天的疲劳得以在此消解。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