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草船借箭,曹操为何宁肯射光十万箭也不用火箭

追星逐日 2021-01-15 09:33:18

话说,赤壁大战前夕,孙刘联合抗曹,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遇到了气量狭小的周瑜。周瑜刁难诸葛亮,说要限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知是周瑜计,便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第一天、第二天都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诸葛亮才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当时,江面有雾,诸葛亮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曹操生性多疑,便急调6000弓弩手向江中乱射。诸葛亮由此借得十几万只箭。

当时的弓箭就相当于是今日的枪支,使用的地方很多。事发当晚,江面浓雾,敌军都看不清,曹操怎么舍得乱射呢?古代的弓箭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到二百米左右,距离越远箭的威力越小,诸葛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所处的位置应该在箭所能射到的极限位置。

那为何曹操当时不命令部下用火箭射击呢?这里面又有什么玄机呢?

第一,由于是大雾天气,空气能见度很低。曹操看不清船上全是草人这样的易燃物品,自然就没有想到用火箭来凑合。

第二,也正由于大雾洋溢,两边都摸不清对方的内幕,曹操是经过对方擂鼓声来判别对方的大致方位。要是曹操贸然运用火箭,还没发射,火光就会先暴露本身地位,给对方以明白的打击目的。

第三,火箭普通是用来攻城,烧毁对方进攻设备。而如今对手是可挪动的船只,要是将其引燃,船只冲进曹军大营,这岂不是引火烧身?

第四,事先白雾茫茫,空气湿润。这种天气十分影响火箭的运用,普通射到半空中,火就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扑灭,达不到晴天运用火箭的效果。

第五,由于火箭的箭头上要附加可燃物,添加分量,就会降低射程。事先曹操只能模模糊糊看见对方的船只,可见对方离岸边还是有一定的间隔,能够处于火箭的射程之外。

第六,火箭的造价昂贵,本钱太高。在三国时期,硫磺、火油这些都是稀有产品,不像做箭的竹子羽毛那么廉价,随便不能运用,何况还是在敌我不明的状况下。

第七,正由于造价太高,军中就不能够常备。普通只要在攻击重要城池的时分,军中会事前预备好相应数量的火箭,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时分曹操就算想要用火箭,匆促间也拿不出来。

第八,火箭的运用十分不方便。要是用普通的箭,兵士们可以拿一大捆放在箭篓里,随用随取,十分方便。而火箭属于风险品,必须小心运用,用的时分还要先点火,影响弓箭手出箭的速度。所以运用火箭必需是在绝对波动的状况下,而不合适突发状况。

第九,从环保学,资源再应用的方面看,火箭也不合适随意运用。不像普通的冷兵器,清扫战场的时分还可以缴获不少战利品。火箭属于一次性产品,射出去就烧没了,这不契合和平的久远利益,所以火箭虽好,用起来也应该有节制。

第十,曹操并不喜欢用火攻这种极端的方式,费好大劲攻下一座城,都被烧成废墟了有什么意思?只要诸葛亮才喜欢玩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连他本人都说干这些缺德事会折寿。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曹操是不会随便用火箭的。

以上就是剖析的曹操为何不射火箭的缘由,所以说,罗贯中的心思真是缜密,连编个故事都这么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0 阅读:41

追星逐日

简介:揭秘历史,历史资料,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