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托风波》影评:心里的小宇宙

王秋芒 2022-02-21 16:18:12

1969年,年轻的艾略特自纽约返回家乡白湖镇,帮父母经营亏损连连的旅馆事业。他们欲向银行贷款遭拒,反被要求须在两个月内清偿之前的债务,否则银行将强制关闭旅馆。

被经济问题压地喘不过气的艾略特,听闻邻镇拒绝一场大型音乐季演出,他突发奇想决心接下烫手山芋,期望借音乐季的名气吸引游客造访小镇。

未料这场名为德斯托克音乐季的盛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白湖镇。有同志、有嬉皮、有嗑药嗑到整天笑嘻嘻的人、也有男扮女装的易妆者、还有崇尚自然,天天裸体逛大街的灵修者,人潮挤爆了小镇道路,引来政府、警察单位的关注,也让艾略特一家人成为小镇传统派居民的眼中钉。

为期三日的胡士托音乐季吸引超过50万人次参与盛会,不仅为小镇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影响、改变年轻一代青年的价值观。胡士托风波不是演唱会纪实影片,它只是关于一群人在同一时间共同经历一场心灵洗礼的故事。有人成长、有人原地打转、有人继续朝梦想前进、有人裹足不前。

李安导演从这些前往音乐会朝圣的百万人潮中,挑出其中几则故事与观众们分享。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清楚看到一个导演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哲学,融入在他欲分享的故事中。导演曾经说过:做人不要做尽,一定要留有余地。就像我父亲教导我写毛笔字,他总跟我说书写文字的末端定要回锋,这样字迹才会饱满漂亮。而回锋的字就是余地,就是做人的道理。在胡士托风波里,我们再次看见导演的书写痕迹。        

不管是同志、异性恋、第三性、反对或支持演唱会者、警察或成千上万的嬉皮,导演总带着非情色、非批判的眼光来面对这场文化洗礼所带来的冲击。

而且,他为每个他关注的角色们,都留了一个余地。深受战争后遗症之苦的退伍士兵比利,在演唱会场的山丘上说:我曾经死掉,如今我又重生。主角艾略特的父亲跟他说:演唱会结束了,看看这些年轻人正陆续离去,然后父亲看着心爱的孩子说:加入他们,成为这群人之一吧。

父亲的一席话,深刻地打动了我。这场戏不只让观众看到一位垂垂老者在音乐季后,犹如重生的豁达;同时,他亦期许孩子活出自己,不要浪费了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刻。名为希望、自由与解放的种子,在音乐季结束后在人们心底悄悄成长。胡士托风波不是演唱会纪实影片,它只是拿演唱会当引子,勾出导演想要传达的自由、乌托邦理想。可是,我亦在这部喜剧电影里,瞧见了李安导演的哀伤与实际。

我们可以像骇克任务里选择居住在母体的人类般,宁愿活在梦境、也不要面对肮脏的实际。又或者,我们可以打开封闭的心,告诉自己:现实或许不如梦境般地尽如人意,但是这就是我要面对地人生啊!要从虚幻与消极走向现实,靠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热情与勇气。

0 阅读:19

王秋芒

简介:关注我,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