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汉奸”夏文运,吃日本饭睡日本女人,用8个字歼灭了2万多日寇

左右聊娱乐 2023-09-07 17:21:37

1945年,戴笠正准备处死一位汉奸。

然而在即将行刑前,李宗仁却急匆匆的赶到,直呼“枪下留人”,硬是保下了这名汉奸。

面对戴笠的质问,李宗仁从怀中拿出了一封有些破旧的信,信上只有寥寥的八个大字。

戴笠看到信上的八个字后,竟亲手释放了这名被判了死刑的汉奸。

信上到底写了什么能让戴笠转变如此大?这名汉奸的身份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三封密报力挽狂澜

1937年3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一路攻进,还叫嚣到只花三个月就能占领中国。

七七事变后,日军继续扩大侵华规模,花了不到六个月就占领了上海、南京。

彼时, 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在山东成立第五战区。而担任第五战区司令的人,正是李宗仁。

1938年3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七八万的兵力一路南下,直逼徐州。

徐州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塞,一旦日军占领徐州,南北贯通的津浦线铁路就会成为日军的池中物。那日军之后一定会西进郑州,南攻武汉。

而位于徐州北部的台儿庄,就是日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

当时负责在徐州北部防守的是韩复榘,可韩复榘为了保住自己嫡系军队的兵力,不敢和日军对抗。

在开战前,韩复榘就带着自己的嫡系军队撤走了。

韩复榘一撤,只剩下李宗仁的第五军独守台儿庄。李宗仁为此急得焦头烂额。

李宗仁能调动的兵力有限,但津浦线防守又需要大量的兵力。如果不知道日军在何处发起攻击,那津浦线很难守住。

在这关键时刻,李宗仁收到了一封从上海发来的加密电报;

日军南动而北不动。

李宗仁立刻明白,日军这是要从淮河南面发起进攻。于是他赶紧把张自忠调往南面,把日军的第13军团挡在了淮河南岸,阻止了日军的强攻计划。

日军见此路行不通,一定会再寻缺口进攻。李宗仁紧绷着一根弦,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一天深夜,他又收到了第二封从上海发来的绝密电报:

日军第5师团坂垣征四郎所部,从胶济路南进蒙阴、沂水等地。

在左边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庞炳勋的军队兵力只有五个团,而且战备和物资都非常少。

但面对日军的进攻,还是拼死抵抗不肯退让半步。可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没打多久很快就顶不住了。

庞炳勋这边急需部队支援,李宗仁知道后急得直冒汗。他手里能派出的部队早就派出去了,手下根本没有兵力能去支援庞炳勋。

如果要调遣别的军队,可根本不知道日军会在哪个方向集火进攻。一旦调错了,那整个徐州都要被日军攻下。

在这生死时刻,李宗仁又收到了来自上海的第三封加密情报:

日军北动而南不动。

李宗仁念着电报上的这八个字,心中立刻有了主意。

他立刻给在淮北前线的张自忠打电话,让他火速去北部支援庞炳勋。

张自忠收到命令后,带着自己的部队仅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临沂。

两军汇合之后,张自忠带着一支敢死队到沂河东边和日军决一死战,庞炳勋带着人在城内防守。

两军在临沂内外夹击、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进攻临沂的计划。

日军遭受了这一打击,进攻台儿庄的兵力将会大大减少。

3月23日,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李宗仁带领的中国守军在此苦战八个月,坚守在战地不肯让日军前进半步。

这一战,给日军造成了两万多兵力的损失,让日军吃了一次大败仗,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传说。

台儿庄战役前期能防守住,李宗仁收到的那三封绝密电报有不可代替的功劳。

给李宗仁发电报的,正是“大汉奸”夏文运。

而夏文运之所以能成为“汉奸”,和他特殊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殖民地长大

夏文运于1906年出生在关东州(大连),当时的关东州早已成为了日军的殖民地。

日军在殖民地办学校教日语,夏文运从小上的就是日本人负责的学校。

夏文运在中学时以学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在中学校长津田的推荐和帮助下,夏文运到了日本留学。

而夏文运在日本的一切留学费用,全都是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政权支持的。

到日本后,夏文运很快就学会了日语,并且被学校保送到了京都帝国大学继续学习。他在日本还还娶了一名日本妻子。

在夏文运大学毕业前,他就被国内的奉天冯庸大学聘为了讲师。

可是九一八事变后,奉天冯庸大学被迫迁到北平,夏文运还未就业就被迫失业。

只有一纸文凭的夏文运一度吃不饱饭,这时伪满洲政府找到他,决定聘用夏文运为日军的翻译。

夏文运本想拒绝,当前国家大难在即,他更不愿意为侵略自己家园的日本军队服务。

可是如今他连饭都吃不起,伪满洲政府给的报酬比其它任何工作都要高,夏文运只能向现实低头。

夏文运的日语非常流利,工作又十分老实本分,很快就被调去了做日本参谋部的中佐和知鹰二的翻译。

1935年,日军为了分裂中国,四处拉拢各地军阀说服他们能与日本人合作。

在这其中,国民党桂系军阀的领头人李宗仁也成为了日军企图策反的对象之一。

6月份,和知鹰二带着翻译官夏文运驻扎在广州,多次邀请李宗仁喝茶,希望能拉拢李宗仁对抗中央政府。

夏文运专门负责了双方之间的翻译工作,也因此结识了李宗仁。

一开始李宗仁十分看不起为日本人工作的夏文运,可几次接触下来,他感觉到夏文运的谈吐和见识十分不一样,并不像是那种甘心做“日本走狗”的人。

李宗仁有意试探夏文运的真实想法,于是他趁和知鹰二不注意,以中文暗示夏文运私下里和他见面。

夏文运听懂了他的意思,果然应约前来会见李宗仁。

李宗仁见夏文运来,直接开门见山问到:“你可是中国人?”

夏文运听到这话一愣,回答道:“我当然是中国人。”

“那你怎么在为日本人工作,你难道不知道日本人做了什么事吗?”

夏文运听了这话,沉默了许久没能讲出话,甚至羞愧的不敢抬头再看李宗仁一眼。

李宗仁叹了口气,又接着讲道:

“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破碎,你的故乡也被敌人占据,祖国的命运已到生死存亡的边缘,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夏文运听到李宗仁的话,眼中顿时噙满了泪水。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起曾经一幕幕让他彻夜难眠的画面:

曾经因为多看了日本军人一眼就被揍到爬不起来,在日本留学时因为中国人身份处处被欺负。

自己的家乡被日本的炮火轰炸的满目疮痍,同胞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可是他却要天天对日本人鞠躬问好。

他还配称为中国人吗?

想到这些事情,夏文运不禁握紧了拳头,他站在李宗仁的面前,坚定地讲道:“如有机会报效祖国,当万死不辞。”

就这样,夏文运一边继续潜伏在日军身边做翻译,一边找机会为李宗仁传递消息。

七七事变后,夏文运跟随和知鹰二调任到了上海。为了保密,他把自己在上海的法租界的公寓当做联络点,通过无线电直接和李宗仁秘密联系。

为了能获取更多地日军内部消息,夏文运在日本部队高层中四处厮混,全力扮演好一个“汉奸”形象。

夏文运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他一得到最新情报就立马汇报给李宗仁。

1937年,日本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夏文运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到满眼通红,在晚上他连着几个月都难以闭上眼睛入睡。

可是白天他却要强撑着笑脸接待日本人,夏文运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这些屠杀中国百姓的日本人付出代价。

所以当他得到到日本人接下来要北上继续入侵的消息后,立刻传电报给李宗仁。

李宗仁看到密报上“日军占领南京后,即派其第13师团从津浦路北上作战”的话后,片刻不敢耽误,下令桂系的第31军引诱日军到淮河北岸加以堵截。

同时,他又派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在津浦线铁路两侧埋伏攻击。就这样,日军被分距在淮河两岸,无法会和作战。

在日军又兵分两路一举攻下徐州时,夏文运时刻窃听着日军的计划,一有动向就联系给李宗仁。

当他听到日军在台儿庄战役吃了苦头时,他心中压抑了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夏文运觉得自己终于能对得起那句“我是中国人”的回答了。

此后的几年,夏文运仍然扮演着自己的汉奸身份。

可好景不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全面占领了租界地区。

夏文运藏在租界的无线电台被日本人发现,他的间谍身份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夏文运不得不逃到了山西太原,也因此和李宗仁断了联系。

日本人战败后,戴笠以抓捕汉奸的名义亲自逮捕了夏文运。

幸亏李宗仁及时赶到保下了夏文运,才能让他留了一条命。

新中国成立后,夏文运看到祖国安定了下来,就带着自己的日本妻子在日本定居。

直到改革开放后,李宗仁的个人传《李宗仁回忆录》发行,人们在意识到原来大家一直唾弃的汉奸夏文运,并非是大家看到的那样。

2002年,在大连出版的《人物志》中,夏文运的名字首次被列在了爱国者的名单上,夏文运终于脱去了“大汉奸”的帽子。

他终于成为了一名清白的中国人。

在2018年,夏文运又被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列入了谍报英雄的名单中。

他终于成为了一个被中国人所敬仰的抗日英雄。

36 阅读:24028
评论列表
  • 2023-09-22 13:27

    原来是卧底啊!标题掉格了!

  • 2023-09-08 16:17

    李宗仁亮出的八个字没告诉读者是什么啊!

    听海小筑 回复:
    文中说了啊,日军南动而北不动
    光辉岁月 回复: 听海小筑
    是北动而南不动
  • 2024-02-10 18:19

    好样的,干死日本人,我穿爱国短袖爱我中华,我辈自强

  • 2024-02-17 22:23

    为什么还要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