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笔“避暑山庄”,多写一笔,是错别字还是故意为之?

多多今天看点啥 2024-04-28 14:54:10

清代帝王很多都对书法有着浓厚兴趣,康熙的书法可谓其中翘楚,但是他亲题的碑牌匾是历代皇帝笔墨中流传最少的,以至于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承德避暑山庄的匾额“避暑山庄”,是康熙题写的。但是,匾中的“避”字里辛字下方的两横写为了三横。对于这多写的一笔,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则说法颇多,成为三百年未解之谜。

一说是为了避讳“避讳”、“逃避”等不好的词义。古人用字都讲究一个避讳,然而,“避暑山庄”的“避”字在古义中有“避讳”、“逃避”之意,并非是一个好词,故康熙特意多加了一笔,临时造了异体字,用以避讳。

二说是承德避暑山庄建成之时,正值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当时的康熙皇帝志得意满,政治中心开始转向北方的边疆问题。而承德避暑山庄建造之地正是当时的蒙古族以及其它少数民族游猎的草场,因此康熙帝特在牌匾的“避”字上多加一横,目的是为了警戒当时有异心的少数民族,使其“避”皇权而守臣子本分。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推测而已,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证据能够佐证。另外还有一些出于文字本身的推测,比如“避”字本身就是一个异体字,常用“避、毗、毗、擗、隔”等代替;还有说法书法家为了追求艺术效果,有时会故意改变某个字的笔画,使其更具个性和美感;当然也有人说这就是一个错别字,只是因为是皇帝写的,没有人敢于指出。

不过对于“错别字”这个说法,我是比较不认同的。康熙的汉学水平非常高,尤其在书法上,更是颇有研究,这些从他的《起居注》和《清史》的记载中,就能窥见一二。加之他自幼师从清朝著名的语言学家陈廷敬,陈廷敬此人对书法和汉字的研究更非一般人所能及,要说自幼受这种师父的教导,康熙实在不太有可能是一个会经常写错字的人。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