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三姐妹先后患上了肺癌,推测是被遗传了EGFR基因的突变位点

绍元说健康 2024-04-18 10:40:39

尽管最近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都取得了进展,但是肺癌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癌症,大家都了解肺癌的主要原因是吸烟和环境,但是大家也意识到可遗传的变异对肺癌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有些家庭表现出现肺癌的聚集性。

我们再来说说EGFR基因,这个基因突变大家比较熟悉,有很多的靶向药使用。但是这个基因突变位点很多,不同的位点可能意味着使用不同的靶向药,但是有一些突变位点则表明遗传风险,比如癌度之前的文章EGFR基因的T790M,这个位点不仅仅是第一代靶向药耐药后出现的耐药位点,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存在这个突变位点,其实患肺癌的风险比常人要高。另外一个则是R776H变异,今天的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述家族罕见性EGFR突变型肺癌,其中三个携带者为EGFR基因的R776H突变。

(参考文献示意图)

1号患者,37岁的女性

第一个病人是37岁的英国白人女性,2015年6月怀孕期间出现胸痛和少量胸腔积液,有每年5包的吸烟史。1号患者于2015年7月接受了相关检查,结果为肺源性腺癌。血液基因检测没有检测到突变。通过肿瘤组织检测到EGFR的G719A突变。

在进行手术切除后,她开始使用阿法替尼,一直用药到2017年10月,由于不可接受的毒性,她改用了奥希替尼。2018年4月,病情进展后使用二线卡铂和培美曲塞。2019年3月1号患者因为疾病进展而改用PD-L1药物阿替利珠单抗,不幸的是病情进展,确诊4年后1号患者去世。

(来源:摄图网)

2号患者,41岁的二姐

2号患者是三人中的二姐,她的吸烟史极少(每年2.5包),2017年2月,41岁的她出现左肩疼痛,最终接受了CT扫描。发现整个双肺都有多个磨玻璃样混浊,其中右上叶最大。确诊时就属于偏晚期。

对病变的手术活检显示为肺部浸润性腺癌,EGFR的G719X以及额外的L861Q突变。2017年7月她开始使用阿法替尼治疗,目前用药6年没有进展,这到真是一个治疗的奇迹。

3号患者,43岁的老大

3号患者是三姐妹中的老大,由于她家的肺癌家族史,她选择在2017年6月接受CT筛查,她当时43岁,没有出现身体不适。每年有8包的吸烟史,但是20岁就戒烟了。

CT显示可疑的肺部结节,随后她接受了手术活检并切除了一些结节,结果显示为浸润性腺癌。诊断的时候分期是T4N0M1A,胸膜和对侧肺部有转移灶,对肿瘤来源的DNA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发现与她最小的妹妹的肿瘤有相同的变异,EGFR基因的G719A、EGFR基因的L858R和EGFR基因的L861Q。这个患者于2017年9月开始接受阿法替尼治疗,自确诊以来病情稳定了5.5年了。

(来源:摄图网)

给我们的启发

为何二姐没有出现那个同样的基因突变?我们也不知道。但这三个姐妹确诊癌症的时候都很年轻,尤其是大姐没有任何症状,结果一查出来就是晚期肺癌了。所以这个文章只能是提醒大家多注意,有必要的话多看看相关的检测报告。

此外,关于靶向药还存在一个论资排辈的情况,三代药物一定比一代和二代好?不是这样的,对于罕见的基因突变阿法替尼是更加好的,上面的二姐和大姐,都是用阿法替尼治疗了5.5年和6年。因此也希望这个信息给到其他病情相似患者的启发。

欢迎大家关注癌度,了解最新的肿瘤诊疗信息!

参考文献:

L. Gabriel, et al., Familial rare EGFR-mutant lung cancer syndrom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description of R776H family, Lung Cancer (2024).

0 阅读:0

绍元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