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动了?以色列派人到巴黎谈判停火,三个信息值得注意

船长观世界 2024-02-24 18:51:37

据《环球时报》24日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负责人巴尔内亚带领一支谈判小组,来到法国巴黎进行有关停火的谈判。虽然该消息已经是众人皆知,但以色列方面却并没有发布通告来宣布此事,这次巴尔内亚的停战谈判更带有一种“私人性质”的意味。

更让人关注的是,以色列方面正在加沙狂轰滥炸,同时又轰炸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大有一种“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姿态,美国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不仅为以色列提供武器弹药,更是多次在安理会上反对巴以停火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怎么会派出人员到巴黎进行停战谈判呢?这里面有三个信息最值得注意,以色列的真实意图似乎并不简单。

巴尔内亚不像去和谈,像去示威

这次以色列派出的代表是情报负责人巴尔内亚,他的任务可不仅仅是收集情报那么简单,有时候还要兼顾一些重要任务,比如搜捕国内意志不坚的“通敌”分子,或者是镇压反对派势力。派遣这样的一个人去参与停火谈判,以色列的真实用意真让人难以捉摸了。

要知道真正有诚意的停火谈判,至少也要有以色列高层参与,军方或者是政界的工作人员,可是这次居然派情报人员去谈判,这不像是要和谈,而是在示威。

其实从一开始,以色列就压根没想过要和谈,虽然加沙战争正处于对峙状态,但以军终究是占据优势的,一旦停战,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更重要的是,以方曾提出:“建设新的加沙”就说明他们的目标并非惩罚性的,而是完全控制。

纵观历次的巴以冲突,到最后以色列总是能占到便宜,原因不仅在于以色列军力强大。更重要的是,美国每次都会在恰当的时候站出来“调停”。只要情况对以色列不利,美国就会出手,一旦以色列占据上风,美国就会拒绝和平,甚至不遗余力地支持以方。在美国的裹挟下,以色列就算是想要和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这一次,以色列表面上要商议停战,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或者是有些利益交换,比如“交换俘虏”。

以方要求交换“人质”,真担心安全还是逢场作戏?

此次巴尔内亚到达巴黎讨论停战,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交换“人质”,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加沙方面扣押了一些人,以色列也以牙还牙扣押了巴勒斯坦人。这样一来,形式就十分微妙了。

由于加沙方面不仅扣押了以色列人,还扣押了一部分以色列铁杆盟友的人,这就使得以色列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以军并没有投鼠忌器,在进攻加沙的时候,丝毫不留情面,常常进行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

这使得许多被加沙方面扣押的人被以色列的炸弹所伤,以色列的行为引起了美欧国家的反对,有些媒体甚至表示;“真正伤害他们的不是哈马斯,而是以色列。”因此,无论是来自准盟友的压力,还是出于某些方面,以色列都希望换俘。

巴以冲突进行到现在,也进行过停战,以方甚至表示;“根据遣返人员的数量来决定停战时间。”在遭到哈马斯的强烈反对后,终于不了了之。而到今天,以色列又派人前往巴黎商议停战,顺便谈论关于换俘的事情。

说来也奇怪,如果以色列真的重视那些被扣押人的生命安全,就不该进行无差别轰炸。可是每次商议和谈的时候,包括对外宣传时,以方总是把哈马斯称为“危险者”,还总是拿被扣押的人说事,它本来就没有和谈的想法,换俘究竟真的为了人家的安全,还是逢场作戏,很值得我们思考。

将巴黎作为和谈地点,说明法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虽然美国在中东地区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但法国却一直致力于“重返中东”,毕竟叙利亚曾经是法国的地盘,虽然后面被排除在外了,但这些年来,法国一直在增强自己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巴以冲突爆发后,法国一方面跟着美国谴责哈马斯,力挺以色列,一方面又为加沙提供大量的援助物资,这使得法国在巴以双方的心目中都留下了好印象。此外,法国还免费提供给叙利亚武器,以供它们“巡逻”使用,从某种方面来讲,法国在中东的渗透是很成功的。

以至于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后,前面几次和谈大多通过卡塔尔,或者是与以色列关系还算不错的中东国家,这次居然直接选择巴黎作为和谈地点。如果和谈得以完成,那这将会是法国的一次外交胜利。

中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可以说,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拥有了话语权。从一开始,美国便对中东虎视眈眈,不仅扶持以色列在这里耀武扬威,还不断地在此挑起冲突与对立,以此来维持影响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力量的衰弱,中东已经越来越不满美国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在中东地区,随着美国的衰落,已经出现了权力的“真空区”,而法国对于接管美国的“遗产”非常感兴趣。

如果想要把美国的力量赶出中东,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地在中东地区孤立美国。很明显,法国就是这样做的,再这样下去,美国可能要被自己的“小弟”给赶下台了。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一系列的失望表现,以色列也希望再找个靠山,法国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0 阅读:84

船长观世界

简介:船长观世界,专注于时事领域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