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再爆雷!红歌改成华尔兹惹争议,网友直呼悬浮到极致

霍霍同学 2023-11-23 09:58:50

《我本是高山》从点映开始,就因为不符合原著设定而饱受争议,而在首映礼上,导演还针对酒瘾家庭暴力事件,用“调研”、“亲眼所见”两个词来解释改编理由,然而,网友们却不买账。

之后,这部电影的女主海清,又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再次对此做出了回应,她说,本地有个酒鬼妈妈,说“有些人一大早就喝多了”,还说,“我们之所以选这么一个妈妈,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张小姐不仅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母亲。”

导演的说法是根据调查结果改编而成,海清的说法则是为了表达张先生拯救了那个小女孩的妈妈,虽然后面的情节看着高大上多了,但对于“先黑后救”、“先黑后白”的剧情,大家都不太能接受。

另一边,以酒精为基础的家暴父亲,变成了以酒精为基础的家庭暴力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另一边,《我本是高山》的节目也引起了一片轰动。有看过点映的网友爆料,海清在《我本是高山》中扮演校长张桂梅,怀念胡歌扮演的丈夫,二人在虚幻的时光中翩翩起舞,共舞华尔兹。

事实上,张桂梅校长还真有一个反应,那就是她去世的丈夫一起表演。她曾经在参加一个节目时透露自己曾经与恋人合唱过一首红色歌曲,并在其中演唱了一些清唱。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张桂梅校长年纪轻轻就放声高歌,而她的爱人则在旁边用他的二胡为她伴奏。

在《我本是高山》中,没有了二胡,也没有了红色歌曲,而是换上了一首很有情调的华尔兹。没有了流行歌曲,也没有了华尔兹,这让这部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西式的电影,有网友直接指出,这是一部“上等人”的狂妄幻想,是一部“不切实际”的作品。

华尔兹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悬浮”起来的人。以及《我本是高山》里张桂梅老师最初的信念。张桂梅校长在现实生活中的信念来源于她的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和她要做焦裕禄那样的坚强意志。

然而,所有看过点映的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电影里的张桂梅校长,最初的理想与信念,好像就是她已故的丈夫。每当有什么让她动摇的事情或者困境出现的时候,她都会想起已故的丈夫,让人觉得她是因为已故的丈夫,所以才会如此的爱着学生,爱着教育。

在张桂梅校长的影响下,女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医生、老师、警察等职业,这是一种光荣的职业,前缀有“人民”两个字。但《我本是高山》里的一句话是:“你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医生、律师、护士。”

一些细微的变化,其实是很大的区别,有人说,原来的一些职业,在我们国内,都有“奉献”的成分,而修改后的职业,则是某个“高薪”的热门职业。修改后的角色更适合于资本主义,更多的是一种西方的思考方式,有网友调侃说,剧组选择了旧金山,而不是丽江。

《我本是高山》的故事经过了“魔改”,将歌曲改编成了华尔兹,从老师、警察变成了律师,而不是老师、警察,这一切都说明,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像电影中那么简单。一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电影,居然被人说成“悬浮”,这或许才是《我本是高山》最大的嘲讽。

1 阅读:258
评论列表
  • 2023-11-23 10:46

    这部电影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想在外国获奖。把中心思想都改了。把剧情都改成外国人喜欢看的,搞得不伦不类。

霍霍同学

简介:每天更新原创视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