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下最后通牒,中欧贸易战爆发?美国给自己挖坑,拜登求人失败!

让惨痛变得苍白 2023-12-08 02:10:19

欧盟不满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下通牒,中欧要爆发贸易战了吗?

美国对中国电池出手,真是自作聪明

为了援助乌克兰,拜登甚至开始向共和党求助

不满对华贸易逆差,欧盟下通牒

180多年前,西方若是不满跟中国的贸易逆差,就会通过走私鸦片等方式改变不利的贸易局面,要是中国还不配合,西方就会发动战争强行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然而进入21世纪,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落后任人欺凌的农业国家了,又一次面对巨额对华贸易逆差的西方人,这次变得特别“讲道理”了。

12月5日,在中欧峰会举行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给中国来了个下马威,声称“欧盟不会接受对华贸易长期不平衡,欧盟虽然拥有保护其市场的工具,但更愿意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

冯德莱恩不愧是一名“裸官”,由于丈夫和孩子都在美国生活,冯德莱恩与其说是一名欧盟高官,倒不如说是美国在欧盟的利益代言人。她的言行颇具美国政客的风范,认为欧盟对华贸易不平衡,就给中国下通牒,要求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否则就会动用“工具”,仿佛中国若不乖乖就范,冯德莱恩立马就要学当年的英国,率领舰队再发动一次鸦片战争。

当然,冯德莱恩如此激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西方这200多年来蛮横惯了,就跟斧头帮一样,从来只有他们欺负人占便宜,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2019年的时候,欧盟对华逆差为1800亿欧元,当时他们虽然心怀不满,但中国可是真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再加上中国的商品的确物美价廉,因此他们也只能隐忍不发。

可到了2022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竟达到了4000亿欧元,一时间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友邦惊诧”。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钦点的“国际秩序破坏者”“西方头号竞争对手”,结果欧盟一年竟然让中国赚走4000亿欧元,这差不多等于中国整整2年的军费,中国能拿来造多少艘航母?造多少枚导弹?造多少架隐身战机?长此以往下去,欧盟岂不是坐实“通敌”身份了。

更令欧盟感到毛骨悚然的是,中国正在高科技领域发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进军欧盟市场。中国的C919大客机也投入了商业运营,将来欧洲客机在中国的销量也会继续下降。总之,4000亿欧元还只是个开始,若欧盟不采取措施,未来中欧贸易逆差还会进一步拉大。

所以欧盟现在开始撒泼打滚了,以前叫唤着让其他国家开放市场,要求公平贸易,现在感觉自己吃了大亏,就嚷嚷着中欧贸易不平衡,需要重新谈判。欧盟想在谈判中提出什么要求呢?无非就是给欧盟商品减税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对中国商品额外征税,总之就是要通过不公平的方式把中欧贸易逆差扭转过来。

中欧贸易战打响?欧盟自讨苦吃

并且欧盟已经开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下手了,发起反补贴调查后,下一步就会加收惩罚性关税。这项计划成功后,欧盟很可能对中国其他商品也采取类似手段,强行降低中国商品在欧盟的销量,这也意味着中欧贸易战会打响。

当然,冯德莱恩作为美国裸官,其名声在欧盟也并不好,欧盟许多高官也都知道冯德莱恩安的什么心,中欧若爆发贸易战,只会令美国渔翁得利,并不是所有欧盟高官都对美国阿谀逢迎。

并且跟中国打贸易战,对欧盟来说搞不好是“杀敌800自损1000”的蠢招。特朗普当年就不信邪,单方面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原以为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然而中国却选择奉陪到底,愣是打到特朗普从白宫卷铺盖走人了,中美贸易战依然未停歇。美国也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惨痛代价,损失了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并且中美贸易逆差还在进一步加大。

对欧美来说,中国是唯一有能力稳定提供大量廉价生活用品的国家,是欧美人维持富裕生活的支柱之一,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同时会增加欧美民众的生活成本造成通胀,美国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欧盟还有勇气这样做吗?

而中国并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大家都是开门做生意,有赔有赚各凭本事。欧盟想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很简单,抓紧向中国倾销高端光刻机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到时候别说对华贸易逆差了,就是反过来多赚中国4000亿欧元都有可能。可现在是欧盟对中国藏着掖着,不舍得拿出好东西来卖,还埋怨对华贸易不公平,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

此外,表面上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达到了4000亿欧元,但中国是一个开放市场,许多欧盟企业都在中国投资建厂,在中国的欧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出口量是返销欧洲的,这些也都算在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总额里,这就意味着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贸易顺差是跟欧洲共同分享利益的。

中国也在积极招商引资,最近举办了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中国也希望多买欧盟的货物,前提是欧盟拿出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东西。

欧盟想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有很多种共赢的方式可供选择,若是任由冯德莱恩这样的人胡搅蛮缠,只会损害中欧的贸易关系,有了美国的前车之鉴,想必欧盟也会对贸易战这件事采取最谨慎的态度。中国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中国是欧盟值得信赖与不可缺少的伙伴,愿意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共同努力。中国向来吃软不吃硬,欧盟若是打算通过威胁等手段试图改变贸易逆差问题,只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美国已经踢了一次铁板,欧盟也想尝尝滋味吗?打贸易战,中国就没怕过谁。

对中国电池下手,拜登给美国挖坑

就在中欧因为贸易问题闹不愉快的时候,美国也没停止小动作。美国财政部正式宣布:从2024年开始,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若包含中国制造的电池组件,将不再享受每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美方此举是为了将中国排除在电池供应链以及美国电动汽车制造链之外,说简单点就是挑战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害怕将来某一天被中国卡脖子。

相较于稀土,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主导地位其实更加强大。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近三分之二的锂加工产能75%的钴产能95%的锰产能和几乎所有的石墨产能,所有用于生产电池的金属原材料,都被中国牢牢把控着供应链,这让一向喜欢卡别人脖子的美国感到非常不适。可是美国现在没有能力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足够的电池,并且美国生产的电池成本远高于中国,这导致美国车企更愿意使用中国生产的电池,从而降低整车成本。

结果现在美国政府一纸限令,直接断了美国车企的后路,强迫他们使用不包含“中国元素”的电池。美国政府说得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基本都有中国组件,美国车企到哪里去搞那么多“血统纯正”的电池?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泽拉就坦言:美国明年可能没有车型有资格享受低税收抵免了。

而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一旦失去税收抵免补贴,又会大大降低民众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而普及新能源汽车又是美国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做出的承诺,事关每届政府的“政绩”。按照美国政府的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要占新车销量的50%,可如今拜登政府又搞了一个限令,直接把美国新能源汽车的路给堵死了。

《纽约时报》就承认:没有中国,世界几乎没法造出电动汽车电池。从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制造,中国在电池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尽管西方已经在电池制造领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但是可能要等数十年才能追上中国。

所以拜登政府此举就是给自己挖坑,在美国自己没有完整电池产业链的情况下,就自不量力的挑战中国地位,自己赢得了“强硬对抗中国”的政治威望,倒霉的却是美国的汽车企业,到时候欧洲等国都在用供货量稳定且价格更便宜的中国电池,美国车企只能抢购价格更贵的本土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美国车企将失去竞争力。

拜登现在大部分政治举措,都是在为连任增加筹码,现在拿到了政治收益,若是明年竞选失败,电动汽车这块烂摊子就留给共和党收拾,若是自己成功连任,大可以重新修改法令。

拜登求人也没用,对乌援助资金耗光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给美国挖坑,拜登在代理人战争这件事上也玩砸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要断了。早在11月中旬,美国白宫就宣布对乌援助资金已经消耗了97%,12月6日,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最后一批价值1.7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拜登政府现在需要国会批准新一轮对乌援助法案,然而却被共和党给否决了。12月6日,拜登在参议院发表演讲,以恳求的语气希望参议院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新的军事援助,表示“美国不能让普京获胜”。然而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拜登的恳求没有任何效果,参议院的投票结果为49票同意51票反对,未能获得60票的最低通过票数。

原本拜登政府利用乌克兰打代理人战争,持续不断的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并将俄乌战争的胜负定义为“民主VS专制”,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呼吁西方盟友一起援助乌克兰。结果欧洲那边先顶不住了,多个右翼政府开始上台,不少欧洲国家开始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美国共和党这边也给拜登使绊子,就是要让拜登掏不出钱来继续援助乌克兰,而且人家共和党的理由也很充分,美国边境隐患要优先处理,并且以色列也需要美国的援助,就只能苦一苦乌克兰了。

随着圣诞节的来临,美国国会将开始放长假,一直等到2024年1月9日才会重新开张,这意味着美国至少在未来一个月之内都无法通过新一轮对乌援助法案。2024年又是美国大选年,若是乌克兰在这年战败,美国的国际威望将严重受损,拜登政府也难辞其咎,连任怕是没指望了。

现在拜登已经被共和党拿捏的死死的,原本想借俄乌冲突好好恶心普京,结果自己却被套进去了。随着乌克兰失去外援,大概率会在自己尚有一战之力的情况下与俄罗斯谈判,换取停火时间,而拜登所谓的“民主VS专制”也变成了一个笑话,民主阵营内部勾心斗角,直接暴露出西方政客的丑恶嘴脸。

0 阅读:1

让惨痛变得苍白

简介: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