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宋词道尽了文天祥的那年寒冬中的国破家亡

风吹梨白 2024-01-19 10:02:17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冬至后杭州天气虽然还非常冷,但总归看到了太阳,小伙伴们,你所在的城市转暖了吗?当然看到太阳不证明屋里暖和,朋友们御寒的办法只有一个,多穿啊!

冬至当天我们一起在唐诗宋词中“发现”古人的冬至,今天我们继续“冬至”话题,和大家读两首颇为悲壮的诗词,走进文天祥的那年寒冬。

没有中国人是不知道文天祥的,那一首《过零丁洋》,那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尽了这位生在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一生的悲壮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宋史》记载,“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这是讲景炎三年,也就是祥兴元年,元朝的至元十五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元军俘虏的场面,当时他应该正在吃饭。

上面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年号,因为时间南宋末年确实有点复杂。

德祐二年,也就是忽必烈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元军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一百五十多年的临时安居之地也没有再庇护宋人。

五岁的皇帝宋恭帝赵㬎被俘虏,此时的南宋大势已去。

然而南宋的爱国大臣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皇帝,成立小朝廷不断南下想要继续延续宋王朝。

德祐二年,宋恭帝被俘虏,兄长赵昰(宋端宗)五月时被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拥立为帝改年号景炎。

景炎这个年号其实就用了三年,景炎三年,宋端宗为了躲避元朝大将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湾,不小心落水,被救之后就一病不起。

后又在元军的追击下,不得不逃到冈州(今广东省雷州湾),就是北宋皇帝看谁不爽经常把人贬谪到那个地区。。。。。。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南宋的小皇帝因此被逼上了绝路,颠簸恐惧后,景炎三年四月,宋端宗赵昰薨。

景炎三年,宋端宗死后,人心涣散,大军无心恋战,陆秀夫在碣州(今日香港大屿山,一说在广州)拥立宋恭帝同父异母,宋端宗同父同母的弟弟赵昺做皇帝,改元祥兴。

以上就是文天祥被捕的背景,他的被捕是在祥兴元年的十二月。

文天祥关于冬至的两首诗应该就是写在一年帝的祥兴元年这一年,且应该就在被抓前夕。当然这也只是梨白的个人想法,小伙伴们有别的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那是因为梨白想要大家感受当时文天祥、陆秀夫所处的环境,这样也能更好的感受文天祥最后一个自由的“冬至”有多压抑。

冬至

南宋·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景炎三年其实发生了很多事儿,除了我们以上提到的一年两帝,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文天祥率领的军队中产生了瘟疫,他唯一的儿子和母亲都死了。

面对着国将破未破,家已亡,文天祥的那句“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就不难理解了。

从临安到南岭,这两年的冬天都是在忧愁和紧张的战事中度过的,打着打着“自己”的家就没了。

冬至时节,放眼望去,百草凋敝不见生机,这又何尝不是文天祥对于当时实局投放在现实的一种比喻呢。

不过面对着江山、国家的冬天,文天祥又提到了霜雪中的古松挺立,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对自己还有陆秀夫等人的隐喻。

相信到这里,文天祥有多“难”大家都已经有了感受。即便如此,文天祥在最后还是在冬至这一天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冬至这一天是黑夜最长,白昼最短,但之后就开始阳气渐升,昼长夜短,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文天祥期盼着属于南宋春天的到来,这样也不枉他们这些孤松在雪中挺立。

胡笳曲·十一拍

南宋·文天祥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

至戎小队出郊垧,天寒日暮山谷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杜甫的诗句,文天祥在远离家乡的岭南为国而战吟诵了杜甫当年因为战乱留在四川,又因为窘迫无钱回家时所作的诗。

两人的境遇一样吗?说一样也一样,说不一样也不一样,杜甫还有家可以思念,为国、为君守住最后一丁点疆土的文天祥连家都没有了,他的孩子、母亲没了,妻子和另一个孩子据说也在战乱中走散了,还有人说是被元军俘虏了。

文天祥的这首诗无疑是对照着杜甫的那首《小至》来的,国破家亡,本该象征着新生的冬至耳边回响的只有军中的长笛。

比起杜甫看着眼前似家乡一般的景色,呼唤小儿倒上一杯美酒一饮而醉,文天祥的境遇依旧凄惨,连给他“覆掌杯”的孩子也已经不在了。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文天祥此时会不会想起瘟疫中死去的母亲、儿子和失散的妻和子呢?真的是越想越悲怆!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为了国家文天祥和他所带领的将士们只有青山、白云万里作伴,四周也只是悬崖峭壁,可见当时的作战环境也非常的艰苦。

即便如此,文天祥和他的将士们依旧日夜行军,在村庄、郊垧、山谷中穿梭,为了就是心中的那点希望,是对国、君、民的信仰。

为此,他的小家已然不在了。。。。。。。

后来的后来,文天祥被俘跟着去了崖山,在元军要求他招降张世杰的时候,他说出了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见证了崖山海战,无数人宁死不降,所以在被带到元朝京都后,被问到有什么愿望时,文天祥也是一心求死。

也许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对国家的信念,文天祥的身心也早就随着他逝去的母亲和孩子去了。。。。。。。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善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篇小文是梨白在看冬至诗词中无意中看到了文天祥的两首关于冬至的词,冬至已过,但仍想分享给大家。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0 阅读:0

风吹梨白

简介:是梨白不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