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自足】丰富性与和谐性是判定事物自足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书画艺术之窗 2024-05-21 10:11:33

接下来我们将试着找出评价不同事物自足性高低的标准。首先,不难发现,丰富性与和谐性是与自足相关的两个重要因素。

同样是画一个人,有人只画了寥寥几笔,有人则欲穷形尽相,画的非常细致并且运用了各种色彩、线条和笔触,则后者的自足性看起来是要高于前者的,因为它更为丰富。但如果前一幅作品虽然内容简单但画得简洁明了,比例适当,惟妙惟肖,后者却画得一片庞杂混乱,各部分间没有形成任何有机的融合,则前者的自足性似乎又要高于后者,因为它更为和谐。

书法中也是这样,一幅作品是楷书,一幅作品是草书,因为草书中往往能够展现出更为丰富的笔法、笔意、笔形以及结构布局的变化,所以其自足性一般要高于楷书,但如果这幅草书作品因书者功力不够,没有任何法度可言,那便是名副其实的丑书,其自足性反而不如一幅清秀端正的楷书了。所以,我们会发现,自足对于事物既有着丰富性的要求,又有着和谐性的要求,一种事物的自足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其所包含的丰富性与和谐性相结合的程度,而丰富性与和谐性二者则存在着某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丰富性与和谐性可以相互促进。比如,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其进行创作时是以已知为基础的,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便可能会发现原有的认识存在着种种不成熟从而导致最初的作品存在种种不和谐,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这样的一个过程既是作品由不和谐变得和谐的过程,也是创作者精神认知提升的过程,还是作品真实的丰富性增加的过程,三者的这种统一使得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自足性。

另一方面,和谐性与丰富性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事物的丰富性越强则其达到和谐的难度越大。事物的和谐性越强,则其对新因素加入的排斥性越强,便越会阻碍丰富性的增加,但二者又无法完全背离,因为缺少了和谐的丰富是一种相对无效的丰富,而阻碍丰富性增加的和谐也是一种缺乏生机的和谐。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十七

【书画中的典雅】超越机械的规范性才能得到内在自足的真典雅

【书画中的实境】艺术愉悦是与自身利害和物质满足无关的精神满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