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哪三令?最先被执行的竟然是皇帝的宠妃?什么情况?

一道知衡 2024-04-07 17:37:48

三令五申”的“三令”具体指的是: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这三令涵盖了观察敌情、听从指挥和严明赏罚等方面,是军事行动中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三令五申”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典故,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充满故事感和教育意义的经典片段。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纷争、战争频发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军事家们纷纷崭露头角,他们的智慧和谋略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军事遗产。其中,孙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借一部《孙子兵法》名垂青史,被后人尊称为兵家之祖。

一日,孙武带着自己精心撰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翻阅兵书后,被其中深奥的军事策略和独特的军事思想所折服,不禁对孙武的才华赞叹不已。然而,吴王心中仍存疑虑,他想看看孙武是否能在实战中运用这些兵法,于是提出了一个考验。

吴王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写得很好,但我想知道你是否能真正指挥军队。这样吧,我宫里有一百八十名宫女,你可以试着用她们来操演一番。”孙武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

于是,孙武将这一百八十名宫女带到操演场上,并将她们分为两队。他任命吴王的两个宠姬为队长,负责带领各自的队伍。这两个宠姬平日里娇生惯养,从未接触过军事,对孙武的命令自然是一窍不通。

在操演开始前,孙武向宫女们详细解释了号令和动作要领。他三令五申地告诫她们要听从命令,不得有误。然而,当孙武下令开始操演时,宫女们却像做游戏一样嘻嘻哈哈,丝毫不把军令放在眼里。她们的动作混乱不堪,完全不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孙武见状,心中十分不悦。他认为这是自己没有将号令解释清楚,于是再次耐心地向宫女们解释和告诫。然而,当他再次下令时,宫女们仍然我行我素,不听从指挥。这时,孙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不能让这些宫女们遵守军令,那么他的兵法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于是,孙武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他下令将两个不遵守军令的队长——吴王的宠姬斩首示众。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轰动,宫女们吓得面色惨白,吴王也急忙派人前来求情。然而,孙武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吴王的请求。他坚定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队中的纪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最终,两个宠姬被斩首示众。这一事件给宫女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她们再也不敢轻视军令了。在接下来的操演中,她们严格按照孙武的命令行事,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吴王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对孙武的才能和军纪的严格执行感到由衷的敬佩。他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强大的军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铁的意志才能战无不胜。从此以后,吴王对孙武倍加信任,并将他任命为将军,负责训练军队和指挥作战。

“三令五申”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孙武对命令的严格执行和强调,更体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和深邃智慧。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军事纪律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军事家的威严与决断。

这个典故也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感和教育意义的经典片段。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矩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勇于采取果断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如今,“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牢记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和标准。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0 阅读:10

一道知衡

简介:挖掘历史趣事,找寻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