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老臣张廷玉被抄家,当场搜出36w两白银,3天后乾隆又还了回去

汐姐品剧 2024-01-26 22:31:06

张廷玉,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大臣,一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他给康熙当了12年秘书,康熙去世后半个月后,雍正便开始重用张廷玉,直接把张廷玉升为礼部尚书,相等于今天的正部长。

张廷玉也不负所托,帮助雍正处理了很多国家大事,是雍正的左膀右臂,无论雍正做什么大决定,几乎都要和张廷玉进行商量。

雍正去世前任命的四位顾命大臣,张廷玉是唯一的汉臣。此外,雍正还留下遗诏,让张廷玉死后,这可是极高的殊荣啊。

要知道,整个清朝一共有二十六人配享太庙,非宗室的功臣仅有十二人。也就是说,清朝十二位皇帝,一个皇帝平均才有一个非宗室的。

而在这所有的配享的臣子当中,只有张廷玉一个人是汉族,可想而知,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足以说明雍正对他是多么看重。

然而,登基后的乾隆却对张廷玉不对胃口,雍正时期以张廷玉为首的一众汉臣受到乾隆帝的排挤。再加上张廷玉年迈,思维和体力都已退化,总是做一些让乾隆倒胃口的事情。

1748年,已经76岁的张廷玉想要告老还乡,于是给乾隆上书。

按理说,这个年龄在当时告老还乡,皇帝一般都会批准的,毕竟年龄在那摆着呢。

但是乾隆却拒绝了,他说:“先皇让你配享太庙,你归老田园后还怎么享此荣誉呢?”

张廷玉被拒绝后越想越不对劲,他深怕自己将来进不了太庙,又过了一年多,他再次和乾隆提出告老还乡。

只不过这一次的张廷玉戏精附体,突然跑到中宫,一把鼻涕一把泪,非要乾隆给他立个字据,承诺哪怕自己告老还乡了,在他死后也仍然能配享太庙。

话说这一个大臣,要当朝天子给自己立字据,确实有点过分了。

张廷玉的这一举动引起乾隆的强烈不满,不过,既然三朝老臣再度开口,又看在雍正的面子上,乾隆就硬着头皮写了首诗当字据。

拿到字据的张廷玉简直太开心了,回家后熬夜写了一宿谢恩折子,可是,毕竟年事已高,第二天老头却怎么也起不来床。

只能安排自己的二儿子替自己进宫谢恩,乾隆应付完张廷玉儿子之后,转头就雷霆震怒:你张廷玉要恩典时,亲自来拿,拿了恩典,就派儿子来应付我,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

误会往往就是在这样阴差阳错间产生的。

张廷玉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不太妥,于是第二天一早就飞奔进宫,亲自去谢恩,谁知这一谢,却谢出了大罪过。

乾隆一想,昨天骂张廷玉的时候,他儿子已经走了,怎么他今天一早就来谢恩了?消息传的这么快,难不成他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

乾隆越想越生气,便以“结党”为名,革除了张廷玉的爵位,让其告老还乡。

张廷玉刚收拾好家当准备回老家时,恰巧这时候,乾隆的儿子永璜病逝,皇家发丧,张廷玉又动不了身了。

一直等到永璜的丧期结束,张廷玉又来找乾隆:既然皇子丧期已过,臣是不是可以撤了?

本来乾隆丧子,心里就不好受,张廷玉又搞这么一出,生气的乾隆正式组织大臣们商议,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荣誉。

最终,张廷玉郁郁寡欢地回到了老家。

没想到,半年后,张廷玉的亲戚犯法,将他牵扯了进去。

乾隆派了200多人来到张廷玉老家,对家里进行一通搜查,当场搜出36.2万两白银。

得知消息的乾隆哈哈大笑:“好你个文官清流!”

然而,当乾隆认真地翻阅了查抄来的账本时,瞬间傻眼了。

张廷玉的账本里清晰地记录了每笔财富的来源,36.2万两银子,竟是先帝多次所给的赏赐,和他自己历年来的俸禄。

他所有的文书中也没有一点非分之想,对皇上始终崇敬和尊重。

乾隆没找到张廷玉一点错处,又不能公然违背先辈们的遗训,只能乖乖的将30几万两白银又还了回去。

几年后,张廷玉去世,乾隆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待遇。

只是,此时的张廷玉,他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他的晚年,则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世的,真是可悲啊......

-END-

0 阅读: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