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商城县方言的演变

冰溪洋 2024-03-16 23:09:12

商城县方言的演变

原创作者:吴静

方言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特有的语言。它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的语言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商城县方言既不属湘方言,赣方言,也不属南方方言,商城县方言属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商城县方言演变具有如下因素:

一、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方言演变留存有原住民方言。早在新时器时期,商城县已有人类定居生息。汉置雩娄(商城县旧称)之前,商城山多林多羊肠小道多,交通不便。汉置雩娄之后至民国时期,仍有“山重水复,素号岩疆”之称。境内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16座。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据黄柏山林场首任场长李景堂的老伴杨廷秀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首任场长李景堂进县城开会,他靠步行;后来,条件改善一点儿,李景堂配备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头毛驴。早上四五点钟从黄柏山林场出发,翻山越岭八九个小时,下午二三点钟才到达县城。更不用说,二千多年之前,行路难交通难了。远古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他们的语言夹带着劳动的场面,休息的场面,自然也少不了劳动的声音。如,嘿嗬哟,嘿哟,大哥哥哟,大哥哟,小哥哥哟,小哥哟,小妹妹哟,小妹哟,快看哟,快听哟,快干活儿哟,快来哟,俺大嫂哟,俺大姐哟,……这种嘿嗬哟,嘿哟,称呼哥哟,妹哟,嫂哟,姐哟的,语言所指多是朝夕相处之人,左邻右舍之民,他们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生活劳作在大山里,发出的声音与生活或劳作息息相关。

图片说明:左图为现在的商城县行政区划图,右图为元末各路军阀征战图。它证实了两件事:①元末余思铭在商城里罗城抗元的历史背景(再也不是传说);②元末战争,造成当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明初,朱元璋下令(圣旨在麻城市孝感文化园石碑上)江西填湖广。移民包括淮南一带河南商城(商城县志有记载)。

二、明、清之际,境内人口由江西等地移民迁入,逐渐形成融汇式方言。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战略要地的鄂豫皖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当地的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比而言,江西饶州路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也较稠密。明朝初年,明政府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惩措施,江西不少贫民纷纷迁到湖南湖北安徽安庆一带和豫南商城一带。此次移民,《商城县志》有明文记载。“明初,朱元璋鼓励移民垦殖,多次徙民至淮南,入县定居者颇多。今县200多个常见姓氏,有百分之四十以上为当时的江西移民迁移至此。”商城县民众多把江西瓦屑坝视为自己的始迁祖地。由于历史的变迁,江西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商城县方言至今还有江西瓦屑坝移民过来的语词。如,解手。“解手”一词源自明朝大移民时期。移民行走途中,官差为防移民逃走或控制移民不听调遣,悉系其手,牵之而行。移民内急时,便请官差将其手上的绳子解开,故称其为“解手”。时间久了,“解手”便成了去厕所大便或小便的代称。又如,“老表”一词。明朝时,江西鄱阳移民从江西瓦屑坝迁移而来,虽成为豫南商城县人,但他们没有忘祖。他们的户族自认为与江西是老乡关系,也称老表关系。所以,“老表”一词沿用至今。商城县民间还留传一句顺口溜:老表老表,上山锄草。开荒种地,有俺老表。还有,江西移民到商城,还带来一个词语“排场”。“排场”原指摆布场面而已。源自江西戏曲里的一个女演员谦称,因该女子长相出众,又很谦卑,观众把她说过的“排场”一词用在她身上,俗称人物之美丽,漂亮。久而久之,排场就是漂亮,漂亮也叫排场,商城至今夸人美丽还使用“排场”一词。

三、时代气息与传统语言交汇而生。商城县方言里面习惯性词语少不了“真初八”。“真初八”源自“正月初八”或“腊月初八”。 民间有语:初五迎财神,初六送穷,初七吉星高照。初八呢?商城这个地方最爱说这话,这人真初八。那人真初八。这事真初八。那事真初八。初八到底咋啦?腊月初八不用多说,世人纪念佛祖成道之日,大吉大利。正月初八也有传说。民间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若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这天天气阴天,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所以说,这人真初八,那人真初八,也可能是指这人真是大吉大利,那人真是大吉大利。也可能是指这人真是爱惜粮食,真是悯农惜粮啊!那人真是悯农惜粮啊!不管怎么说,商城人说初八,不单是时间词义,还有见面对话时心图大吉大利之意,魂铸悯农惜粮之心。真初八 还有另外一个人词义,那就是凑巧的意思。比如,正准备吃饭,他真“初八(凑巧)“来了。

商城县方言里面习惯性用语少不了“你又有偏了”。该语句源于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豫南商城一带民风淳朴。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邻里之间相互走一走,或登门拜访或作客聚餐,遇上喜事乐事桌上有大碗肉大盘鱼和杯杯酒。男人多猜拳行令饮酒,女人多品美味佳肴。一席聚宴结束,女人多将新鲜的鸡腿鸭腿猪腿(肉)打包带回家。女人遇见邻居家里的当家人会将打包的鸡腿鸭腿猪腿(肉)择一样赠送给邻居家。久而久之,邻居之间,你参加宴席,遇有新鲜的鸡腿鸭腿猪腿(肉)打包(择一样)带给我;我参加宴席,遇有新鲜的鸡腿鸭腿猪腿(肉)打包(择一样)带给你。你来我往,睦邻友好。凡事也有例外。有一次,一人参加宴席,聚餐结束后将新鲜的美味佳肴打包带回家,忘记了给邻居家。俩个人见面时,参加宴席的人对邻居家的人说,对不起,偏(心)了,忘了(给)你那份儿。又有一次,一人参加宴席,聚餐结束后将新鲜的美味佳肴打包带回家,又忘了给邻居家。俩个人见面时,参加宴席的人对邻居家的人说,对不起,又有偏(心)了,忘了(给)你那份儿。说完,俩个人哈哈大笑。时间久了,人们常把“又偏(心)了,又有偏(心)了,有偏了呗,又偏(有偏)当作邻里之间相互调侃的见面礼语,这调侃的见面礼语里面又包含一个人代尊敬兼反省的意思了。

一九七七年八月,国家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自此,商城县每年有大中专学生在商城县域外求学读书。而且在商城县域外求学读书的大中专学生逐年增多。大中专学生由刚开始的几十名几百名到几千名几万名。商城县莘莘学子与外省外市外地的大学生同学、大学老师朝夕相处,传统方言与普通话相互影响,自然而然的,大学生语言交流优先选项是普通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国家推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鼓励农民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生产(经营),推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同时鼓励农民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自此,商城县进城务工和外出(商城县域外)打工者逐年增加,由几千名几万名增加到二十余万名,劳务输出成为商城县的一个支柱产业。不少外出打工者与外省外市外地商界企业界同行同事接触,语言交流夹杂着商城县方言与普通话,自然而然的,外出打工者语言方面优先选项还是普通话了。商城县方言里的“说”与“雪”音同为xue。但现在的青年人开始把“说”读suo。商城县方言里的“你”与“恩”音同为en。但现在的青年人开始把“你”读li。商城县方言里的“学”与“朔”音同为shuo。但现在的青年人开始把“学”读xue。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商贸活动逐渐增加,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出现向好态势。单从语言方面看,中国话,普通话让中国人走得更远,而方言却让中国人找到回家的路。商城县外出求学的,外出打工者,外出旅游观光者,亦是如此。他们外出与外地朋友,外商交往,往往用普通话;他们返回家乡,往往还是说商城话。

有一个故事,说是如果你想五秒钟之内学会河南话,就得记住一串数字12431,意思是普通话第1声读成第2声,第2声读成第4声,第4声读成第3声,第3声读成第1声,这样你就成功学会了河南话。其实普通话与河南话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是12431那么简单。要想说河南话,你最好还要记住河南人把“龙”说成liong,把“精”说成zing,等等。但是这无所谓,就算你对以上特征都一无所知,只要牢牢地记住12431的规律,说话时勤加练习,对很多人来说,说话就带了河南味。商城话与河南话同属北方方言区,有许多共同点。不同之处在于,河南话涵盖面广,商城话涵盖面稍窄了点儿。河南话涵盖面黄河淮河一带,商城话涵盖面长江淮河一带偏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之间。如果你想五秒钟之内记住商城话,就得记住一串数字3123/44,意思是普通话第3声读成第1声,普通话第1声读成第2声,善通话第2声读成第3声,普通话第4声读成第4声。这样你就成功学会了商城话。

词汇方面,商城话有很多词,甚至有些基本词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受西南官话和下江官话影响较为明显,称“公牛”为牯子、“母牛”为“沙子”、“公羊”为“羊羯子”、“母羊”为“羊婆”。

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差别不大,唯构词“子”尾较多。如普通话的“牙刷儿”,商城话叫“牙刷子”。普通话的“屋檐台阶”,商城话叫“屋檐楂子”。普通话的“鞋带儿”,商城话叫“鞋带子”。普通话的“热水瓶儿”,商城话叫“热水瓶子”或“开水瓶子”。普通话的双宾语,南部山区的表示法较为特殊。如:“给我一本书”当地说成“把一本书给我”。

商城县方言在商城这个地方塑造着我们的表达能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少同胞都有这样的经历或体验,在描述一件事时,用方言词汇或方言语法既准确又形象,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在我们商城,夸奖的话就是一个好字。好字也常说是“不错”。不好就是“不行”,不好也爱说是“孬”、“耍孬”,更不好就是“孬得很”。问“什么”简练到一个词“啥”?问为什么常常说成是“啥意思”?舒服常说成是“舒坦”。“可以”或者“点赞”说是“不瓤”。劝客用餐叫叨菜叨菜,小麦面稀饭叫面疙瘩。说时间,商城话也有特色:昨天是“昨个”,今天是“今个”,明天是“明个”,后天是“后个”。中午是“晌午”,下午是“半晌午”,晚上是“夜黑”、“夜里”。而如果不使用特定方言,则是能传达事件的基本信息,描述起来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灵动和表现力。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商城县总工会四级调研员 老干部党支部书记)

2024年3月16日

0 阅读:5

冰溪洋

简介:媒体达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