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1600个日夜的守候!有一种爱,叫杨绛与钱钟书

阿年阅读 2024-03-14 20:32:54

久病床前,最见真情!

钱钟书在医院的1600个日夜,是杨绛陪着度过的。

1994年,84岁的钱钟书因持续发烧,被送进医 院检查。

这一查才发现,钱钟书的膀胱和肾都发生了病变,情况特别危险!

虽然经过抢救控制住了病情,但这以后,钱钟书的身体就一直没有好。

术后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他每天都要插管子做透析。

由于药物作用,钱钟书丧失了语言和吞咽功能,不仅说不了话,东西也没办法吃了,只得接受鼻饲,将泥状食物从鼻孔导入胃部。

那段日子,杨绛凡事亲力亲为,悉心守护在钱钟书身旁。

她常常不肯回家,问及缘由,她后来这样说道:“锺书在哪儿,哪就是我的家。”

4年零4个多月的守护,杨绛陪伴钱钟书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杨绛说出了那句感人至深的告别:“你放心,有我呐!”

杨绛钱钟书的这种深情,其实是多年来相互奉献的结果。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在上海成婚。婚后没多久,两人便一同前往英国留学。

那一年,钱钟书25岁,杨绛24岁。

身在异乡,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钱钟书虽然才能出众,生活能力却属实很差。

因而,此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杨绛,便承担起了两人大部分的生活起居。

钱钟书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所以总是闯“祸”。

他曾打翻了墨水瓶,弄脏了达蕾女士的桌布,杨绛就告诉他:“不要紧,我会洗。”

他把台灯弄坏了,不知道灯为什么不亮了,杨绛会告诉他:“不要紧,我会修。”

他有次上火了,脸上生了疮,吃药不见好,杨绛也会告诉他:“不要紧,我给你治……”

每当听到杨绛说“不要紧”,钱钟书就特别地放心。

对于杨绛的付出,钱钟书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他也想做点什么回报妻子。

钱钟书后来想到,他可以给妻子做一份早餐。

钱钟书喜欢早睡早起,而杨绛则喜欢晚睡晚起。每天早上,钱钟书烧开水,泡上正宗的立顿红茶,再热上牛奶做奶茶。

钱钟书虽然不太会做菜,但是煮鸡蛋练得不错,吃起来老嫩合适。

至于面包,钱钟书只需用面包机烤好,再抹上黄油和果酱即可。

等早餐一做好,钱钟书会用带脚的托盘把吃的全部盛上,亲手端到杨绛的床上,轻声召唤杨绛起来吃早饭。

这样的早餐,钱钟书一做,便是一辈子。

再后来,杨绛怀了身孕,临近生产需要住院。一向大大咧咧的钱钟书,表现出了难得的决断能力。

为了帮助妻子更好地生产,钱钟书跑前跑后,翻了好些资料,咨 询了不少专业人士。

他还特地为妻子定了单人病房,并请院长给他们介绍蕞好的大夫。

得益于这些准备,杨绛后来在生产过程确实少吃了很多苦头。

那会,产院是禁止亲属陪产的,都会把家属劝回家。可钱钟书放心不下,一天中来回往返了四次。

直到孩子顺利产下,杨绛平安无事,钱钟书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往后多年,钱钟书每次给女儿阿圆过生日时,都会告诉女儿:“这是你母亲的受难日……”

对于这段感情,多年以后,杨绛讲起这样一段往事。

那天,杨绛读到一段文字,念给钱钟书听:

“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听后特别感慨,立即说道:“我和他一样。”

杨绛露出了笑容,跟着说:“我也一样……”

从杨绛钱钟书的爱里,其实不难发现,一段感情能否长青,

就在于彼此的付出,能否被看见,被珍惜,被回应。

钱钟书与杨绛,彼此心里都有对方,也都愿意为对方付出。

也正是这份真心,成就了他们长达66年的爱情!

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