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越大奇瑞越懵,星途星纪元ET缺了一个“救命”的版本

图说汽车 2024-05-11 14:07:28

有时候,真的想说,奇瑞,有最好的技术却也有最差的产品体系。星纪元ET这八款车型,我看了不下20遍,竟然没有找到“25万预算+增程+四驱+城市领航”、“21万预算+增程+城市领航”、“22万预算+纯电+城市领航”。归结一句话,星纪元ET想要走的顺,麻烦你推出一款:22万+增程+城市领航或者24万+增程+城市领航+四驱。

但是,这样火热的车型,竟然没有在星纪元ET的产品体系里出现?你就说神不神奇!

星途的思维想法很简单,我有更低价格的增程大五座,我有22万的纯电版本,我也有四驱的纯电版本。但是星途……我们慢慢说吧。

星纪元ET上市了,看到它实际售价和配置的那一刻,小编心里只有一句话想说——这么多年,领克熬出头了,极氪都起飞了,奇瑞的高端还是拉不起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星纪元ET身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奇瑞就是有着最好的技术和最差的产品体系,星纪元ET虽然起售价很有噱头,但是可以预见,这款车很难成为爆款,既不会成为“有钱人”的个性之选,也不会赚到老百姓的钱。不信,我们就交给时间来验证。

先来看一组数据,从3月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品牌旗下有7款车型,其中6款都是SUV,只有星纪元ES一款轿车产品。从产品能源类型层面来看,瑶光C-DM和追风C-DM是插混,凌云、瑶光、揽月、追风是燃油,星纪元ES是纯电。细算下来,星途也是经过了不少的尝试,在大热门SUV细分市场中,经过了各个尺寸的试水,也尝试了热门的新能源产品,但很遗憾至今没能打造出一款爆款车型。

我们不以动辄几万的现象级数据来要求星途,就拿行业共识,月销7-8K,能保持5个月以上这个标准,星途没有一款车合格,甚至连小范围的火爆都算不上。目前品牌销量最高的车型,是瑶光C-DM,月销1592辆,其次是凌云,月销1488辆,然后从瑶光和揽月,销量就只有693/602辆,星纪元ES月销490辆,追风和追风C-DM销量分别为223/66辆。

综上所述,从哪个角度来看,星途品牌和旗下产品都和爆款、畅销这几个字不沾边,星途现在缺的是一个救命的车。星纪元ET就是,但是缺了一款救命的版本!

我们就不拉同期的国产高端品牌销量数据了,就从知名度和认可度层面来看,WEY现在也要比星途更出色,领克那更是一马当先,甚至还孵化了极氪新品牌,定位更高端更年轻时尚个性化。

相比之下,星途品牌一路走来就显得格外命途多舛。其实星途销量不好的原因,背后也是折射了奇瑞品牌现存的问题,最好的技术+最差的产品体系,我们就从星纪元ET这款车说起。

星纪元ET是奇瑞星途首次尝试增程式产品,虽然从技术层面出发,增程式车型是公认的技术落后,但作为油电之间的过渡,李想就曾公开表示,未来五年,增程式依旧是车市的主流。目前来看,也的确是这个趋势。加入增程式车型,对奇瑞和星途来说都是明智的尝试。

然后就是车型产品力。再次强调一遍,不管是燃油车领域还是纯电车型,亦或是混动系统,没有人质疑过奇瑞造车的技术和实力,E4T15B系列发动机,以及超级鲲鹏2.0系统,都是奇瑞技术的集大成者体现,兼顾了燃效和动力,稳定可靠性在国产车阵营中也排名前列。

星纪元ET也展现了这一优势,并且在尺寸上做到了突破,轴距到了3000mm,对专注造小车,以及星途其它车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迈进,空间更加充裕。搭载了奇瑞自研的高性能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4.5%,一升油发电3.65kWh,WLTC油耗都只有5.2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纯电车型最长续航760km。在整个中大型SUV领域,表现可圈可点。如果你要说奇瑞的底盘技术,从图说汽车试驾过的所有奇瑞车型来看,奇瑞的底盘肯定不存在开上去有廉价的感觉。

再说回星纪元ET,外观内饰都迎来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内饰,浅色造型配上高端的材质,质感出众,移动吧台设计也是富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看上去这款车产品力过关,技术层面有奇瑞背书,最关键的是售价还有诚意,只要18.98万起,踏碎了中大型SUV的售价门槛,这不是妥妥的爆款节奏?

万万想不到,星纪元ET会因为产品体系饱受诟病,甚至有可能因为混乱的定位和配置架构体系,让这款最有潜力突出重围成为爆款的产品,折戟沉寂在茫茫车市中。

以星纪元ET为首,但不仅限于星纪元ET,星途包括奇瑞旗下很多车型售价超过15万,入门版车型的配置格外拉胯。星纪元ET入门版增程式车型,最初预售公布的配置只有4个气囊,而后续可能是听取了市场反馈,变成了7个。以为安全配置提升了,这款入门版的车型就就值得买了吗?并不是,星纪元ET的混乱远不止于此。

增程3款,纯电5款。增程式所有车型都没有四驱可选,没有城市领航的版本,没有激光雷达,入门版更是只有8个扬声器。当然,20.58万的Pro版本不能说没有性价比,但是要抢20—25万区的增程式中大型SUV市场,真的不能仅仅靠价格。假设,星纪元ET的22.58万版本能够有四驱和智驾(包括城市领航)是不是可以和理想L6一战?但是你没有这俩配置,你有一个22.58万的价格,还就真的不行。

星纪元ET产品体系看上去是合理的,品牌的定位似乎也是增程为了走量。但是这都建立在我们不买这款车的基础上来分析的,如果我们真的要买星纪元ET,20万都花了,会因为成本问题放弃这些特色配置吗?显然不会,十万的车,很多人也愿意加个万八千也要天窗,这就是真正用户群体的需求,显然奇瑞并没有洞悉和察觉。

我们要永远明白一个事实,有人说你取消智驾取消四驱,降个两万那我就来一辆了,告诉你这类人真的大概率不会买,因为你19万降2万还是17万。但是那些,如果觉得你来一个23万的版本能把城市领航和四驱给加上去的,那就是集大成于一身了,这当然包含性价比,问题是,星纪元ET只有顶配车型才有,价格超过30万。

可以预见,入门版的星纪元ET刚上市就边缘化了,除了拉低门槛售价,它不会成为销量主力。而增程的中高配车型,没有城市领航,也没有四驱,这就很尴尬,有四驱的纯电版本也没有城市领航,价格已经到了23.98万。而24.98万的车型有了城市领航,又没有四驱。27.98万的车型则是长续航版本,没有四驱有城市领航,要知道隔壁理想有四驱有城市领航还是增程的和星纪元ET长续航版本同价。你可能说,纯电成本高啊,问题是有的人他就喜欢增程啊。

星纪元ET的增城版本缺少能打的车型外,纯电版本的市场也不乐观。就比智己LS6,其实现如今终端优惠下来,智己LS6也进入到19万上下的售价,但智己LS6标配激光雷达和智驾,星纪元ET同价位的增程式车型是没有的,纯电车型售价又比智己LS6贵,两款车的品牌影响力不相上下,都背靠大厂,但各自销量不算出彩,所以对真正的受众群体来说,星纪元ET除了尺寸的优势,从产品力角度出发,智己LS6比星纪元ET更有吸引力和性价比。

预算真的有限的群体,就会去买哪吒和零跑还有比亚迪,追求性价比,既要又要还要的,可以看智己,不差钱的有钱人,可以去买理想和问界,星纪元ET向下比不过,向上配置体验又跟不上,销量应该不会太好。

从星纪元ET的配置能看出来,品牌寄托的增程式车型走量的梦想似乎也要破灭,而堪称配置良心的纯电版本。能担起销量的重担吗?显然不能,人们目前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增程和混动是要排在纯电前面的,纯电动的中大型SUV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市场,目前销量最高的也就是问界M9,月销量都没突破5k,其次就是智己LS6,月销量只有2k出头,岚图FREE也是2300辆+,小鹏G9月销量只有1393辆,阿维塔11月销1260辆,未来ES8月销802辆……

这些产品不能说比星途差吧?甚至有更高端的定位以及更过硬的品牌光环加持,最高销量都迈不过5k辆的门槛,星纪元ET偏要把所有的心血都扔到小众领域细分市场,蔚来的李斌都一再强调,做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有多难,理想在高端纯电市场都失败折戟,星纪元是如何肯定自己能在这个赛道突出重围?靠什么?靠价格?不好意思,看看智己就是在纯电高端市场走性价比路线的最佳写照,其实真的受众和用户群体,到了这个价位区间,并不是特别在意价格的差距,而是更注重用车体验和质感甚至品牌。

星纪元ET暴露了一个问题,奇瑞品牌在定价方面的敏锐和市场嗅觉层面的缺陷,产品体系混乱,尺寸越大奇瑞越懵。奇瑞还是擅长吃老本,在小型车市场和家用车领域从来没暴漏过这种问题,iCar03来得晚,但是后来居上,在轻越野领域坐的稳稳当当。奇瑞在小型车市场,至今也是宝刀未老。

这可能也是传统燃油车企转型的通病,对于市场的需求和走向以及反馈总是慢半拍,即便现在奇瑞的CEO也亲自下场来做互联网营销,在根本上的问题和短板,也难以通过短期热度和流量来弥补,最终就会出现,乌泱泱一般人来了,看完了就走了,去买了别的。

写在最后,没人质疑奇瑞的技术,奇瑞的技术,还有奇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至今它都是出口量首屈一指。正是因为认同,才会惋惜会因为产品体系混乱埋没一款款好车。

1 阅读:579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8:08

    缺六七座的车型

  • 2024-05-12 21:51

    关键是等自己把自己玩死了,项目总结复盘的时候 yty会发现,喔,我第一次冲击长轴距的车,惨败,所以还是埋头做轴距高达两米七的中大型SUV瑞虎八更对路 然后全集团的汽车业务,卒

  • 2024-05-12 22:01

    还有一个可能 奇瑞现在外销占比太大,外销市场喜好的权重在项目中占比极高 这样就能解释好多奇瑞车型都和国内主流大相径庭了

图说汽车

简介:解读精彩汽车信息,走进汽车圈做一个汽车专业混子。